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雷力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73457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1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30页
- 主题词:中医医学基础-中医师-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基础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
第一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
一、整体观念 1
二、辨证论治 1
第二节 精气学说 3
一、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3
二、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
第三节 阴阳学说 6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6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8
第四节 五行学说 10
一、五行各自的特性 11
二、五行的相生、相克和制化 13
三、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 14
四、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 16
五、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 17
第二章 气血津液 18
第一节 气 18
一、气的基本概念 18
二、气的主要来源 18
三、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 19
四、气的运动 20
五、气的生理功能 21
六、气的分类 23
第二节 血 27
一、血的生成 27
二、血液循行的方式 28
三、血液循行与脏腑的关系 29
四、血的生理功能 29
第三节 津液 30
一、津液的生成 30
二、津液的输布 31
三、津液的排泄 32
四、津液的功能 33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34
一、气和血的关系 34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35
三、血和津液的关系 36
第三章 脏腑 36
第一节 五脏 37
一、肾 37
二、脾 39
三、肺 41
四、肝 42
五、心 44
第二节 六腑 45
一、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45
二、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46
三、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47
四、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47
五、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48
六、三焦 48
第三节 奇恒之府 50
一、脑 50
二、女子胞 50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52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52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56
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57
第四章 经络 58
第一节 十二经脉 60
一、十二经脉循行部位 60
二、循行规律 68
第二节 奇经八脉 70
一、督脉 70
二、任脉 70
三、冲脉 71
四、带脉 71
五、阴阳跷脉 72
六、阴阳维脉 73
第三节 经别、别络、经筋 73
一、经别的生理功能 73
二、别络的生理功能 74
三、经筋的生理功能 74
第五章 形体和官窍 74
第一节 形体 74
一、皮肤的生理功能 74
二、肌肉的生理功能 75
三、筋的生理功能 76
四、骨的生理功能 76
第二节 官窍 77
一、鼻的主要功能 77
二、咽喉的主要功能 77
第六章 病因 78
第一节 外感病因 78
一、六淫 78
二、疠气 84
第二节 内伤病因 84
一、七情 85
二、劳逸 86
三、饮食 86
第三节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86
一、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 86
二、瘀血的形成 87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 87
四、结石的形成 88
五、结石的致病特点 88
第七章 发病 88
第一节 发病原理 89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89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89
第二节 发病类型 90
一、感邪即发 90
二、伏而后发 90
三、徐发 90
四、继发 90
五、合病与并病 90
六、复发 91
第八章 病机 91
第一节 基本病机 91
一、邪正盛衰 91
二、阴阳失调 95
三、气血失常 98
四、津液代谢失常 103
第二节 疾病传变 105
一、病位传变 106
二、寒热转化 109
三、虚实转化 110
第九章 治则 110
一、早治防变 110
二、治病求本 111
三、扶正祛邪 114
四、调整阴阳 114
五、调理气血 115
六、调理脏腑 115
七、三因制宜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