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广安历史 1950-1978 第2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共产党广安历史  1950-1978  第2卷
  • 中共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1825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广安市-1950~197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广安历史 1950-1978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新民主主义纲领的实施 1

第一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1

一、各县建立党政机构 2

二、各县群团组织的建立 6

三、接管旧政权 11

四、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4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巩固 16

一、征收公粮 16

二、清剿土匪 20

三、镇压反革命 26

四、取缔反动会道门 30

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33

第三节 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38

一、清匪反霸与减租退押 38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展开 42

三、城乡民主改革 50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的进一步展开及成效 57

一、“三反”、“五反”运动 58

二、党的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 64

三、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成效 71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83

第一节 贯彻实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83

一、学习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84

二、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86

三、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9

四、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7

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9

第二节 “一五”计划的实施 105

一、“一五”计划的制定 105

二、“一五”计划建设的成就 107

第三节 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 114

一、民主法制建设 114

二、开展党性教育和肃反运动 119

三、各县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22

第三章 整风和反右派运动 124

第一节 整风运动 124

一、学习宣传党的八大精神 125

二、整风运动的开展 129

三、整风运动的成效 133

第二节 反右派运动 134

一、从整风到反右派的转折 135

二、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 137

三、反右扩大化及运动后期对右派的处理 142

第四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45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 146

一、宣传贯彻党的总路线 146

二、全民大炼钢铁 147

三、大上各种工程项目 151

四、大放粮食“高产卫星” 158

五、“大跃进”时代的先进典型 162

第二节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66

一、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66

二、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169

三、普及农村公共食堂 172

四、关注民生,抢治“三病” 176

第三节 从纠“左”到“反右倾” 181

一、纠正“左”倾错误的尝试 181

二、“反右倾”运动的开展 183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及成效 189

第一节 农村政策的初步调整 190

一、解散农村公共食堂 190

二、开展农村“退赔”工作 191

第二节 七千人大会后的调整 193

一、确立农村“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体制 193

二、压缩工业和基建项目 195

三、为“反右倾”运动中受处分的干部甄别平反 199

四、国民经济调整的重大成效 203

第六章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08

第一节 社教运动的初步开展 208

一、传达贯彻八届十中全会精神 208

二、城市开展“五反”运动 210

第二节 “四清”运动的全面展开 215

一、“小四清”运动 215

二、“大四清”运动 220

三、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25

第七章 三线建设在广安 228

第一节 三线建设在广安的布点 229

一、“一山两江”的地理优势适应三线建设的战略布点 229

二、三线企业选址广安 231

第二节 三线建设重点工程项目 232

一、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建设 233

二、煤炭、建材工业基地建设 239

第三节 兵民支援襄渝铁路建设 245

一、组建襄渝铁路援建民兵团 245

二、完成铁路援建任务 248

第四节 三线建设在广安的影响 253

一、催生了华蓥市的建立 254

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55

三、推动了交通条件的改善 257

四、带动了社会事业的进步 258

五、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60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 263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63

一、“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的宣传贯彻 264

二、造反组织的成立 266

三、红卫兵的“革命行动”与“造反派”夺权 268

四、“三支两军”和“二月镇反” 273

第二节 大规模长时间的严重动乱 278

一、造反派的分裂和对立 279

二、武斗的升级与平息 280

三、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286

第三节 从“斗、批、改”到“批林整风” 288

一、“清队”和“一打三反” 289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92

三、县委的恢复与党代会的召开 295

四、“批林整风”运动 296

第四节 经济的恢复性发展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302

一、工农业生产在困境中推进 302

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增强 309

三、“批林批孔”运动 313

四、整顿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315

五、粉碎“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320

第九章 在探索中前进 323

第一节 “揭、批、查”运动 323

一、揭批“四人帮”的罪行 324

二、清查帮派体系 325

三、整党整风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326

第二节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平反冤假错案 331

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331

二、平反冤假错案及落实干部政策 333

三、邓小平接见家乡人 335

第三节 经济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恢复发展 338

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38

二、城乡交通建设和商贸的发展 339

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342

四、改革的初步探索 348

后记 35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