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音乐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音乐史
  • 臧一冰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9156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音乐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音乐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音乐的起源及远古的音乐遗产 1

一、音乐的起源 1

二、远古的音乐遗产 4

(一)中国概说 4

(二)神话与传说中的音乐 4

(三)音乐文物的实证 6

第二章 先秦的音乐 10

一、概述 10

二、夏、商的音乐 10

(一)《大夏》乐舞 11

(二)夏代的侈乐 12

(三)商代的巫乐和淫乐 12

(四)夏商乐器遗存 13

三、西周的音乐 14

(一)礼乐的光辉 14

(二)中国音乐教育的滥觞 16

四、春秋战国的音乐 17

(一)礼崩乐坏 17

(二)郑卫之音 18

(三)《诗经》:千古的诗与歌 18

(四)楚辞与楚乐 23

(五)民间音乐家与宫廷音乐家 26

(六)最早的说唱《成相篇》 31

(七)先秦的乐器 32

(八)乐律学 36

(九)先秦诸子的音乐思想 39

(十)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奠基作——《乐记》 42

第三章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音乐 46

一、概述 46

二、秦、汉的音乐 47

(一)乐府 47

(二)鼓吹 49

(三)相和歌与相和大曲 50

(四)古琴音乐 51

(五)道教音乐 55

(六)百戏 56

(七)乐器 58

(八)乐律 61

(九)记谱法 62

(十)音乐思想 64

(十一)音乐文献 64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音乐 65

(一)交流与融合 65

(二)佛教音乐 66

(三)音韵学与音乐 66

(四)文人音乐 67

(五)清商乐 69

(六)歌舞戏 70

(七)乐器与乐律 71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音乐 73

一、概述 73

二、宫廷音乐 74

(一)宫廷音乐机构 74

(二)宫廷燕乐 75

三、民间俗乐 82

(一)曲子 82

(二)俗讲与变文 85

(三)参军戏 85

(四)散乐 86

四、隋、唐音乐家和音乐评论家 86

(一)音乐家 88

(二)作为音乐评论家的白居易 90

五、中外音乐交流 93

(一)中西音乐交流 93

(二)对日本音乐的影响 94

六、乐器、记谱法、音乐理论 95

(一)乐器 95

(二)记谱法 95

(三)音乐理论 97

(四)音乐文献 98

第五章 辽、宋、金、元的音乐 100

一、概述 100

二、市民音乐的兴起 101

(一)瓦舍 102

(二)勾栏 102

(三)曲子 102

三、宫廷音乐 104

四、姜白石及其音乐 106

五、西夏、辽、金的音乐 109

(一)西夏的民间俗乐 110

(二)西夏的宫廷音乐 110

(三)辽的音乐 110

(四)金的音乐 111

六、说唱音乐 112

(一)鼓子词 113

(二)唱赚 114

(三)诸宫调 114

(四)货郎儿 114

(五)涯词和陶真 116

七、元代散曲 116

八、宋、元戏曲音乐 117

(一)宋杂剧 117

(二)元杂剧 119

(三)南戏 121

九、宋、元的乐器与器乐 123

(一)乐器 123

(二)宋代琴家 125

十、宋、元音乐理论 126

(一)乐律 126

(二)记谱法 127

(三)音乐文献 128

第六章 明、清的音乐 131

一、概述 131

二、宫廷音乐 132

三、城市音乐 133

四、民间歌曲 135

五、清朝国歌 138

六、说唱音乐 139

(一)鼓曲 140

(二)说唱大鼓 141

(三)子弟书 144

(四)牌子曲 145

(五)弹词 147

(六)琴书 150

(七)渔鼓道情 152

(八)杂曲 154

(九)台湾地区的说唱音乐 156

七、戏曲音乐 157

(一)传奇 158

(二)六大声腔 158

(三)花部乱弹 161

(四)梆子腔 161

(五)皮黄腔 162

(六)民间歌舞类型腔系 164

(七)民间说唱类型腔系 165

(八)汉剧 165

(九)川剧 167

(十)豫剧 169

(十一)粤剧 171

(十二)白剧 173

八、歌舞音乐 175

(一)秧歌 175

(二)花鼓 176

(三)二人转 177

(四)二人台 179

(五)木卡姆 179

(六)囊玛 180

(七)果谐 181

(八)白沙细乐 182

(九)农乐舞 182

(十)摆手舞 182

(十一)福建南音 183

九、器乐 185

(一)古琴 186

(二)十番锣鼓 188

(三)潮州音乐 189

(四)西安鼓乐 189

(五)智化寺音乐 190

(六)山西八大套 190

(七)辽宁鼓乐 190

(八)洞经音乐 191

(九)壮族八音 191

(十)北管音乐 192

十、音乐理论 192

(一)音乐美学思想 192

(二)朱载堉及其新法密率 194

(三)记谱法 194

(四)音乐文献 196

第七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 200

一、概述 200

二、世纪之交的音乐 201

(一)西方音乐的传入 201

(二)学堂乐歌 203

(三)音乐教育家 207

三、民国时期的传统音乐 214

(一)戏曲音乐 215

(二)民间歌曲 224

(三)说唱音乐 227

(四)传统器乐 230

四、国民党统治区的音乐 235

(一)音乐社团 235

(二)音乐教育 237

(三)音乐理论家及其音乐理论 244

(四)主要作曲家及其创作 247

(五)主要音乐出版家、翻译家 256

五、抗日救亡音乐 258

(一)新音乐运动 258

(二)救亡歌咏活动 259

(三)抗日音乐家 261

六、根据地与解放区的音乐 267

(一)鲁迅艺术学院 268

(二)新秧歌运动 269

(三)新歌剧音乐 270

(四)音乐理论 273

主要参考文献 276

后记 27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