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文选学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宋代文选学研究
  • 郭宝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029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6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文选-文学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代文选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文选学的界域与本书的写法 1

一 传统文选学的界域中心明确而边界模糊 1

二 现代文选学的产生、发展与明确文选学界域的努力 5

三 “大文选学”视阈下本书的写法 11

第一章 隋唐文选学概述 20

第一节 文选学的成立 20

一 《文选》作为先唐文章总集经典权威地位的确立 20

二 隋唐文选学的成立 27

第二节 《文选》在唐代的流播 33

一 《文选》在唐代的流播方式 33

二 《文选》在唐代流播的广度 37

三 《文选》在唐代流播的厚度 40

第三节 唐代《文选》注释成就平议 50

一 《文选》在唐代诠释成为必然 50

二 唐代《文选》诠释成就平议 51

第二章 宋代对《文选》及其注释的编纂 63

第一节 从抄本到刻本的清整 64

一 从抄本到刻本的李善注 64

二 从抄本到刻本的五臣注 83

第二节 《文选》合注本的编纂 91

一 秀州本《文选》的编纂 91

二 六家本内部的编纂:从秀州本到明州本 111

三 从六家本到六臣本 115

第三节 《文选》单注本的编纂与重新出现 128

一 五臣单注本 129

二 李善单注本 140

第三章 宋代《文选》的刊刻 153

一 五代毋昭裔刻本 154

二 大中祥符七年国子监刻李善单注本 157

三 天圣四年平昌孟氏刊《五臣注文选》 159

四 天圣七年国子监刊李善注本六十卷 161

五 元祐九年秀州州学刊六家本《文选》六十卷 163

六 建炎元年杭州猫儿桥河东岸开笺纸马铺锺家刊五臣注三十卷 164

七 建炎四年前后明州州学初刊六家本《文选》六十卷绍兴二十八年重修 168

八 绍兴三十年赣州州学刊六臣本《文选》六十卷 177

九 绍兴三十一年建阳陈八郎刻五臣注《文选》三十卷 182

十 淳熙八年尤袤刊李善单注本六十卷 绍熙三年季衡修补 183

十一 淳熙八年至十六年广都裴氏刊六家本《文选》六十卷 185

十二 廖莹中建宁刊六臣本《文选》六十卷 194

附录 历代目录、题跋文献中著录的宋版《文选》 197

一 宋代目录著作对《文选》的著录 197

二 宋代以后的目录题跋文献对宋代《文选》的著录 204

三 书目题跋著录的国外所藏宋版《文选》 235

第四章 宋代《文选》的传播 238

第一节 宋代《文选》传播发生的文化语境 238

一 9世纪至11世纪文武官员权力的转移 239

二 科举利禄之导向与社会读书价值取向之定型 243

三 作为文化传播技术支持的雕版印刷之兴盛 247

第二节 宋代《文选》的传播地域及态势 250

一 《文选》传播地域举隅 250

二 传播区域所反映的地域文化态势 259

第三节 两宋《文选》的传播沉浮 270

一 “文选烂,秀才半”的背后:科举视野下的《文选》传播 271

二 宋代《文选》传播过程中对不同注本的选择 296

第五章 宋代的《文选》研究(上):研究专书 307

第一节 李善与五臣同异 310

一 《李善与五臣同异》著者考 310

二 《李善与五臣同异》的撰写时间、依据版本考 316

三 《李善与五臣同异》的体例 319

四 《李善与五臣同异》的文献价值 322

第二节 选诗句图 323

一 句图批评的源流 323

二 《选诗句图》的体例 326

三 《选诗句图》的内容及其来源 329

四 《选诗句图》疑误录 337

五 《选诗句图》的批评方法 346

第六章 宋代的《文选》研究(下):以笔记类著作为中心的考察 351

第一节 宋代对萧统编纂《文选》的评议 352

一 苏轼、洪兴祖等对萧统《文选》编纂的评判 352

二 张戒诸人对《文选》编纂的认识 370

三 宋代对萧统编纂《文选》不收《兰亭集序》的讨论 374

四 宋代对《萧统文选》编纂的其他观点 382

第二节 宋代对《文选》李善、五臣二家之注优劣的评议 385

第三节 宋代对二家之注的认同、质疑与补正 401

一 注释引文出处方面 401

二 关于《文选》注释的具体内容方面 410

第四节 宋代对《文选》本文的研究 433

一 对《文选》本文的考证 433

二 宋代对《文选》所收具体篇目的评价 452

第五节 宋代笔记等著作对《文选》研究的其他方面 464

一 对《文选》文体的研究 464

二 作为资料渊薮的《文选》 474

第七章 宋代对《文选》的改编与续书 478

第一节 宋本《三谢诗》:截取《文选》独立成书 478

一 《三谢诗》的编纂 480

二 《三谢诗》的刊刻 490

三 《三谢诗》的价值 491

第二节 《文选类林》与《文选双字类要》:依托《文选》摘录编纂 492

一 《文选双字类要》 493

二 《文选类林》 509

第三节 《文苑英华》:上继《文选》,启下续编 520

一 《文苑英华》的编纂与修订 520

二 《文苑英华》收文的时间上限 523

第四节 《唐文粹》:仿照《文选》编纂总集 529

一 《唐文粹》编选的文献来源 529

二 《文粹》与《文选》之简略比较 535

结语 文选学“平庸时代”的不平庸 540

主要参考文献 548

后记 56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