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研究 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文化研究  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
  • Ann Gray著;许梦芸译 著
  • 出版社: 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681605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研究 民族志方法与生活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壹、何谓方法 6

贰、文化研究、方法论与方法 8

参、本书概要 9

第一部份 民族志方法 19

第一章 捕捉生活文化 19

壹、社会与文本 23

贰、社会学、人类学与文化研究 25

参、规模与广度 27

肆、深度与持续性 28

伍、议题一:建构「他者」 30

陆、议题二:真理的获得 33

柒、反身性、暂时性与适切性 35

第二章 构连经验 43

壹、记录「经验」 50

贰、构连经验 53

参、认同的问题 55

肆、我们从何处发声? 56

伍、透过构连来学习 58

第三章 想像的共同体:奇观与平凡 61

壹、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63

贰、早期的提问 64

参、青少年次文化与「小子」:「马克思主义的英雄」 65

肆、平凡女性:白人、劳工阶级、女性 70

伍、黑人知识份子与帝国的反击 73

陆、「主动阅听人」 74

柒、迷:盗猎者与文化游牧者 76

捌、我们的过去?选择的理由:我们的过去?选择的理由: 80

玖、不在场者才是有力的或值得「继续钻研」的课题 81

拾、身为一位学者 86

拾壹、「我们」是学术偷窥者吗? 88

拾贰、你的社群 90

第四章 一个关于研究的问题 93

壹、从何开始与如何开始 96

贰、决定某一个研究主题/处于疑问中 98

参、在团体里从事研究工作 107

肆、个案研究 110

伍、评估的标准 111

第二部份 研究的过程 129

第五章 实例的选择与素材的产生 129

壹、「纯粹观看」与参与观察 133

贰、空间隐喻/介于熟悉与陌生之间 137

参、身处其中 140

肆、较为实用的事项 141

伍、亲爱的日记:保持写日志的习惯 143

陆、实例 145

柒、建构对话(访谈) 153

捌、访谈:反思与深度 155

玖、倾听沈默 161

拾、有策略地进行抽样 163

拾壹、访谈本身 165

拾贰、阶级、性别、族裔、年龄:造成差异的各种差异 169

第六章我想告诉你一则故事 175

壹、故事所扮演的社会性角色 179

贰、言说自我 181

叁、研究者 183

肆、说故事的不同模式 186

伍、文本性 202

第七章 紧系文本 207

壹、符号学 209

贰、决定性文本 210

参、制码/解码模式:「符号学」模式与「社会」模式 212

肆、暗示性文本 216

伍、罗德威:解读罗曼史 220

陆、巴金汉:孩童谈及电视 222

柒、葛莱斯比:电视、族裔与文化变迁 224

捌、曼凯卡:影视文化、观看政治 225

玖、图福特:《与垃圾女王共同生活》 228

拾、特寇、詹金斯与《老大哥》 231

第八章分析的策略与谋略 237

壹、我该从研究题材中提出什么问题? 238

贰、我如何组织我的逐字稿 239

叁、我的策略 240

肆、关于分析策略的一些想法 259

伍、其他策略法 260

陆、康乃尔的生命史分析程序 262

柒、论述分析 264

捌、文化项目 266

玖、科技的使用与滥用 268

第九章 书写 271

壹、何时该开始「书写」或为什么我不早点开始? 272

贰、随手笔记与撰写成文:如「工匠」般进行书写 273

叁、风格与惯例 275

肆、侧写 278

伍、文本中的作者 280

陆、批判性与反身性书写:批评 282

柒、在呈现研究时使用影像 285

捌、实验性文本 286

拾、我们为谁而书写? 287

第十章 知识的来源与认识的方法 289

壹、立场论 292

贰、主体性 294

叁、穿梭在日常生活之中 296

肆、离散研究 298

伍、批判性理解 301

参考书目 305

索引 32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