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精神萎靡状态辨治析要 现代中医心理视角下的精神萎靡状态理论及实践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精神萎靡状态辨治析要  现代中医心理视角下的精神萎靡状态理论及实践
  • 齐向华,滕晶主编;丁晓,王鹏副主编;于晓晗,卢丽萍,刘文瑜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7431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抑郁症-辨证论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精神萎靡状态辨治析要 现代中医心理视角下的精神萎靡状态理论及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认识精神萎靡状态 1

第一节 “萎靡”相关概念的梳理 1

一、有关“萎”的论述 2

二、有关“靡”的论述 3

三、有关“怠、惰、懒”的论述 4

四、有关“恍惚”的论述 7

第二节 现代心理学对“萎靡”的相关研究 7

一、现代心理学关于“萎靡”的概念 8

二、心理活动及心理结果 8

三、异常心理的判断 9

第三节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概述 10

一、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 10

二、中医正常心理状态 12

三、中医心理紊乱状态 13

第四节 精神萎靡状态内涵 17

一、精神萎靡状态的定义 17

二、精神萎靡状态内涵要素分析 18

三、精神萎靡状态的分类 20

第五节 精神萎靡状态的现代医学研究 22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 23

二、抑郁症缺乏动力型 25

三、亚健康 27

四、神经衰弱 29

五、过劳死 30

第二章 精神萎靡状态的病因病机 32

第一节 精神萎靡状态的病因 32

一、感受外邪 33

二、饮食失宜 33

三、情志内伤 33

四、久病/劳倦体虚 34

五、禀赋不足 35

第二节 精神萎靡状态的病机 35

一、精神萎靡状态五神病机学说 35

二、精神萎靡状态气机紊乱病机学说 39

第三节 精神萎靡状态的预后转归 43

第三章 精神萎靡状态的临床辨识 47

第一节 四诊合参在诊察心理性疾病中的优势 47

一、望诊 47

二、闻诊 49

三、问诊 49

四、切诊 49

第二节 精神萎靡状态的临床表现 50

一、心理情绪 50

二、躯体表现 51

三、社会支持 52

第三节 精神萎靡状态特色诊察手段——舌诊与脉诊 53

一、舌诊 53

二、脉诊 54

第四节 精神萎靡状态量化评定体系的构建 56

一、失眠症精神萎靡状态评定量表的意义 56

二、失眠症精神萎靡状态评定量表的研制 57

三、精神萎靡状态评定量表调查数据分析 61

四、精神萎靡状态评定量表特色分析 63

第五节 精神萎靡状态相关量表的现代研究概况 65

一、疲劳量表-14 65

二、疲劳自评量表 66

三、抑郁自评量表 67

附表 68

第四章 精神萎靡状态的常见病证 72

一、眩晕 72

二、头痛 74

三、心悸 77

四、中风 80

五、不寐 83

六、郁证 87

七、虚劳 89

八、胃痛 92

九、痞满 95

十、便秘 97

十一、噎膈 99

十二、汗证 101

十三、淋证 103

十四、瘿病 105

十五、痿病 107

十六、月经过少 110

十七、带下 111

十八、乳癖 113

十九、黄褐斑 115

二十、湿疹 117

第五章 精神萎靡状态的辨证论治 121

第一节 治疗原则与方法 121

一、治疗总则 121

二、具体治法 122

第二节 方药辑要 124

一、古今方剂辑要 124

二、古今中药辑要 139

三、方药运用规律探讨 162

第三节 非药物治疗 169

一、心理疗法 169

二、音乐疗法 172

三、中医经络疗法 173

第六章 预防调摄 175

第一节 饮食有节 175

一、节制食欲 175

二、节律饮食 176

三、饮食忌宜 176

第二节 起居有常 177

一、顺四时 177

二、适寒温 178

三、节劳逸 178

第三节 精神萎靡的预防调护 179

一、精神内守 179

二、修德养性 180

三、陶冶情操 180

第七章 精神萎靡状态病案分析 182

第一节 古代验案 182

一、心悸 182

二、虚损 185

三、胃胀 187

四、发热 188

五、眩晕 189

六、嗜睡 190

七、痿证 191

八、不寐 191

九、中风 192

十、头痛 192

十一、郁证 192

十二、癫痫 193

十三、背疽 193

第二节 现代医案 194

一、头昏 194

二、眩晕 196

三、耳鸣 197

四、肢体麻木 197

五、疲劳 198

六、失眠症 199

七、精神症状 20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