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设计结合分布式能源 高密度城市居住区规划的能源策略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设计结合分布式能源  高密度城市居住区规划的能源策略
  • 吴正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978751532068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1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117页
  • 主题词:能源-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设计结合分布式能源 高密度城市居住区规划的能源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7

1.相关的概念 7

1.1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Sources) 7

分布式能源的定义 7

分布式能源的特征 7

分布式能源的初始能源 8

分布式能源的排放与利用 10

分布式能源的管理 10

分布式能源的技术支撑 10

分布式能源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10

1.2热电冷联产(Combined Cooling,Heating&Power; CCHP) 11

热电冷联产和分布式供电 11

2.研究的背景 12

2.1我国的节能减排现状 12

2.2研究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框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主要途径 14

研究的主要框架 14

小结 15

第二章分布式能源在北方混合居住区中的应用 16

章前一:基于燃气等不可再生能源 16

章前二:基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17

1.基于燃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能源 18

1.1区域热电、热电冷联产 18

热电、热电冷联产的主要问题与解决途径 19

1.2呼和浩特“大盛魁”混合居住区规划设计 20

呼和浩特“大盛魁”混合居住区概况 21

项目所在区域及其周边的土地使用状况 21

功能布局与业态分布 22

呼和浩特“大盛魁”混合居住区分布式能源系统 23

1.3北京市几种不同建筑类型的负荷特征 30

住宅 31

政府机构 33

商场 34

医院 35

写字楼 35

酒店 36

1.4北京地区几种建筑类型的相互耦合 38

住宅+办公楼 38

住宅+酒店 41

住宅+学校3:1非等比例耦合 43

1.5“大盛魁”混合居住区中几种不同建筑类型的负荷特征 45

剧场 47

商务办公楼(局部2层) 49

沿街商业 51

住宅 54

旅馆 57

游泳馆 59

1.6“大盛魁”混合居住区中几种不同建筑类型的耦合 60

住宅+旅馆等比例耦合 61

商务办公楼+沿街商业1:2 62

住宅、旅馆、沿街商业3:1:2非等面积耦合 63

住宅2+旅馆1非等面积耦合 64

剧场+办公+沿街商业1:1:2非等比例耦合 65

住宅、旅馆、商业、办公楼3:1:2:1非等面积耦合 66

1.7“大盛魁”混合居住区分布式能源的关键设计 68

总结 70

1.8“大盛魁”混合居住区容积率和供暖、供冷管线与半径 76

1.9“大盛魁”混合居住区热电冷联产的夏季运行 82

1.10将分布式能源作为重要建筑的第二电源 84

总结:将热电冷联产运用于居住区的困难与机遇 85

2.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能源 86

2.1大连獐子岛东獐社区生态规划概况 88

2.2大连獐子岛东獐社区概况 90

2.3大连獐子岛东獐社区规划的主要目标 90

2.4大连獐子岛东獐社区的规划特征 90

2.5大连獐子岛东獐社区绿地系统 92

2.6大连獐子岛东獐社区分布式能源 93

系统构成 93

户数、用地、建筑面积等估算 96

太阳能供暖 96

地源热泵 99

太阳能光伏 99

2.7大连獐子岛东獐社区建筑节能分析统计 99

东獐社区典型户型能耗模拟 100

东獐社区典型户型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估算 101

小型风机装机容量估算 102

小结 102

结论与展望 103

结论 103

展望 104

参考目录 105

图表目录 106

后记 11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