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在连接我们的网络世界里共同学习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与协作教研的理论和方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在连接我们的网络世界里共同学习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与协作教研的理论和方法
  • 徐晓东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1411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研究-中小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在连接我们的网络世界里共同学习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与协作教研的理论和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 1

第一节 多样化的网络校际协作学习 1

第二节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概念及相关实践 4

一、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 5

二、协调和交互 7

三、教研博客群与网络校际协作教研 8

四、网络校际协作教研 10

五、交流学习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12

第三节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特点和优势 14

一、网络校际协作学习者的行为特征 16

二、网络校际协作学习项目和学习类型的特征 16

三、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优势 17

第四节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18

一、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18

二、结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

第二章 国外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实践 21

第一节 国外网络校际协作学习典型案例 21

一、i EARN项目活动 21

二、i EARN典型案例:“我的名字环游世界”项目 24

三、CIESE项目 25

第二节 “全球环境观测与学习”和“天文村”项目活动 33

一、“全球环境观测与学习”项目 33

二、“天文村”项目 38

第三节 “全球校舍”项目活动 38

一、“国际学校网页博览会”活动 39

二、“外交之门”活动 40

三、“在线探索”活动 40

第四节 CSILE——知识论坛项目 41

一、CSILE简介 41

二、典型案例:“恐龙故事”学习活动 46

第五节 国外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启示 47

第三章 我国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实践 49

第一节 我国网络校际协作学习实践开展的背景 49

第二节 早期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之典范课程开发与实践 50

一、课程介绍 52

二、示范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与主要学习活动 54

第三节ISNet的发展之后续课程 72

一、“温度与热概念的辨析”专题学习 74

二、“温度与热概念的辨析”专题学习的过程 74

第四节 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合作学习姊妹学校”项目 81

一、Logo设计与评选 81

二、“童话世界”活动 91

第五节 以科学的视角回顾实践 115

一、让我们开始一起学 115

二、学习就是概念转变 118

三、为学生创造一项有意义的学习 121

第四章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原理与多样性学习理论 127

第一节 相互启发的教育学原理和信息加工假设 127

一、相互启发原理的起源 127

二、立足于实践和理论的相互启发原理建构 128

第二节 相互启发的认知过程与方法 130

一、自我启发的认知机理分析 130

二、启发过程的认知过程探究 131

三、相互启发的方法和技术 133

第三节 多样性学习理论 135

一、剖析利奥塔和巴赫金的“差异”与“多样性” 136

二、建构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多样性学习理论 139

第五章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方法和策略 142

第一节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开展步骤 142

一、主持学校确定学习主题 142

二、寻找参与学校 143

三、主持学校与参与学校共同制订学习活动计划 143

四、组织学生开展网下综合实践活动 143

第二节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开展策略 145

一、什么是基于差异的学习策略 145

二、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中的各种基于差异学习的类型 146

三、基于差异学习策略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148

四、结论 150

第三节 同质组、异质组与名义组 150

一、同质组与异质组 150

二、名义群体决策技法 155

第四节 档案袋评价和学生动机激发 156

第六章 从觉知到协调:促进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中的交互 160

第一节 交互中的问题 160

一、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中的交互 160

二、促进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交互的方法和策略 161

第二节 以觉知促进交互 164

一、什么是觉知 164

二、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活动中的觉知探索 167

第三节 以协调促进交互 179

一、什么是协调 179

二、协调理论 179

三、网络校际协作中的协调理论研究与实践 181

第七章 从协调到自律:促进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中的自律 183

第一节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与21世纪技能培养 183

第二节 网络校际协作中的协调策略 184

一、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中需要协调环节 184

二、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中的协调策略 186

第三节 从他律到自律 196

一、从觉知到协调再到自律 196

二、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中的自律学习 198

第四节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中的自律模型 199

一、网络校际协作中的自律学习者和教师 199

二、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中的自律模型 200

三、网络校际协作学习中的自律三因素 201

四、自律循环模式 202

五、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自律模型应用要点 208

第八章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 209

第一节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 209

一、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 209

二、3种不同层次的知识建构 211

第二节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 213

一、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 213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和设计原则 215

第三节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方法 216

一、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方法 217

二、常用工具和平台及简约工具的设计 219

三、网络校际协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223

第四节 支持协作交互和觉知工具的设计 227

一、协作交互工具的设计 227

二、觉知工具的设计 231

第九章 网络校际协作教研 237

第一节 网络校际协作教研与教师成长 237

一、网络校际协作教研的内涵 237

二、网络校际协作教研的背景和意义 238

三、网络校际协作教研的内容和方法 239

四、网络校际协作教研的作用 242

第二节 基于教学视频分析的网络校际协作教研模式 243

一、研究设计 243

二、网上教研活动及效果 247

第三节 网络校际协作教研的策略 250

一、网络校际协作教研策略 250

二、网络校际协作教研策略的设计 250

三、教师校际协作教研策略实施效果分析 251

第四节 国外教师的在线学习与教师共同体 253

一、国外的教师在线学习 253

二、教师共同体 256

三、DIVER项目 257

四、视频俱乐部 260

第十章 未来的网络校际协作学习 264

第一节 未来的网络学习 264

第二节 基于移动终端和智慧学校的校际协作学习 267

一、基于移动终端的校际协作学习特征 268

二、基于移动终端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 269

三、基于移动终端的校际协作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 269

四、智慧学校间的协作学习 271

第三节 校际协作联盟 274

一、内涵与特征 274

二、组织与管理 276

三、“和而不同”的校际协作联盟 279

第四节 未来教师的学习和教师协作教研 281

一、未来教师的学习 281

二、未来教师的学习方法 283

三、未来教师的校际协作教研方法 286

四、结论——创造未来 292

参考文献 29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