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 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  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
  • 李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5173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12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应用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 概念、理论及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 什么是员工的心理契约 1

一、心理契约的理论基础 1

1.社会交换理论 1

2.公平理论 2

3.心理契约的基本假设 3

二、心理契约概念的发展 4

1.概念引入阶段(1960年代初—1989年) 4

2.概念发展阶段(1980年代末—1995年) 6

3.当代研究阶段(1995年之后) 7

三、什么是员工的心理契约 8

1.员工心理契约的研究框架 8

2.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 9

3.员工心理契约的特点 12

4.员工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 14

5.员工心理契约与相关概念 15

四、如何测量员工的心理契约 18

1.问卷调查法 19

2.情境分析法 21

3.关键事件技术 22

4.日记研究 22

5.访谈法 23

6.个案研究 23

五、当前的研究焦点 23

1.心理契约的内容构成 24

2.心理契约的动态发展过程 26

六、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及我国开展契约研究的意义 28

1.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8

2.在我国开展心理契约研究的意义 29

一、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的概述 31

1.单维结构说 31

第二部分 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 31

2.二维结构说 32

3.三维结构说 34

4.其他相关研究 35

5.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6

二、我国员工契约结构的理论构想 37

1.我国员工心理契约的三维构想 37

2.我国员工心理契约的内部关系 40

3.我国员工契约结构的研究框架 41

三、编制员工心理契约问卷 42

1.问卷项目的收集 42

2.项目归类、合并和修订 44

4.编制预测问卷和预试 45

3.重要性评定 45

5.编制正式问卷和施测 49

四、我国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的实证研究 49

1.研究目的 49

2.研究假设 49

3.被试 50

4.结果分析 51

5.综合讨论 59

第三部分 员工心理契约的类型 65

一、员工心理契约类型的概述 65

1.Rousseau(1995)的分类 65

2.Shore Barksdale(1998)的分类 66

3.Tsui等(1997)关于雇佣关系的分类 67

1.研究目的 69

4.基于契约结构的分类 69

二、我国员工契约类型的一项实证研究 69

2.研究假设 70

3.研究方法 70

4.结果分析 75

5.综合讨论 79

第四部分 员工心理契约的破裂 83

一、什么是心理契约的破裂 83

1.契约的破裂、违背和满足 84

2.契约的破裂是频繁出现的吗? 84

3.哪些因素影响契约破裂的感知? 86

4.契约破裂的后果 86

二、心理契约破裂的理论模型 90

1.契约破裂与违背的来源 91

2.承诺—结果之间的不一致能否被感知到? 92

三、新员工契约破裂的实证研究 93

1.研究目的 93

3.比较过程:从感知契约—结果之间的不一致到感知契约的破裂 93

4.解释过程:从感知契约的破裂到体验契约违背的情绪 93

2.研究假设 94

3.研究方法 95

4.结果分析 97

5.综合讨论 102

6.未来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课题 104

第五部分 组织与员工双重视角下的心理契约 107

一、组织视角下的心理契约 107

1.组织视角下研究心理契约的意义 107

2.组织视角下心理契约的已有研究 108

3.谁作为组织代理人? 111

2.研究假设 112

二、双重视角下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 112

1.研究目的 112

3.研究方法 113

4.结果分析 116

5.综合讨论 119

6.未来研究的方向 122

第六部分 心理契约的管理 123

一、心理契约的管理概述 123

二、对新员工进行心理契约管理的探索性研究 125

1.研究目的 125

2.研究假设 125

3.研究方法 125

4.干预措施的实施 126

5.结果与分析 130

三、心理契约管理的未来发展展望 136

主要参考文献 140

附录1 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李原,2002) 151

附录2 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各项目的协方差矩阵Ⅰ 153

附录3 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各项目的协方差矩阵Ⅱ 155

附录4 新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李原,2002) 157

附录5 心理契约调查(Rousseau,1990) 160

附录6 心理契约调查(Rousseau,2000) 161

附录7 心理契约调查问卷(Millward Hopkins,1998) 165

附录8 心理契约调查问卷(Lee,Tinsley Chen,2000) 167

附录9 社会与经济交换量表(Shore,Tetrick,Lynne Barksdale,2006) 169

附录10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的研究进展 171

附录11 心理契约违背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184

后记 19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