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图示点穴疗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周荣,奇强,刘硕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2643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点穴-穴位疗法-图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图示点穴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二、寻找按摩穴位的基本方法 2
(一)取穴方法 2
上篇 按摩点穴的原理和方法一、病痛的原理及补泻原则 2
(二)反应点 3
三、点穴按摩治疗疼痛的手法 5
(一)一指禅推法 5
(二)?法 6
(三)摩法 6
(四)擦法 6
(七)抖法 7
(八)提拿法 7
(五)搓法 7
(六)抹法 7
(九)点法 8
(十)推法 8
(十一)揉法 9
(十二)扇打法 9
(十三)劈法 9
四、如何辨证选用治疗穴位 10
(一)人体有哪些强壮穴?如何应用? 10
(十四)叩法 10
(二)人体有哪些补气穴?如何应用? 11
(三)人体有哪些补血穴?如何应用? 11
(四)人体有哪些安神穴?如何操作? 12
(五)人体有哪些急救穴?如何应用? 12
(六)人体有哪些升压穴?如何应用? 12
(七)人体有哪些降压穴?如何应用? 13
(八)人体有哪些祛风穴?如何应用? 13
(九)人体有哪些止痒穴?如何应用? 14
(十)人体有哪些退烧穴?如何应用? 14
(十三)人体有哪些止咳平喘穴?如何应用? 15
(十一)人体有哪些除寒穴?如何应用? 15
(十二)人体有哪些发汗、止汗穴?如何应用? 15
(十四)人体有哪些化痰穴?如何应用? 16
(十五)人体有哪些止呕、催吐穴?如何应用? 16
(十六)人体有哪些消食穴?如何应用? 16
(十七)人体有哪些止泄、通便穴?如何应用? 17
(十八)人体有哪些利尿、消肿穴?如何应用? 17
(十九)人体有哪些调经穴?如何应用? 17
(二十)人体有哪些止血穴?如何应用? 18
(二十一)人体有哪些止痉穴?如何应用? 18
(二十二)人体有哪些止疼穴?如何应用? 19
下篇 各科疾病点穴疗法一、呼吸系统疾病 22
(一)感冒 22
(二)咳嗽胸痛 27
(三)支气管炎 29
(四)矽肺 31
(五)肺癌疼痛 32
(六)胸痛喘息 33
(七)胸膜炎 34
(二)胃炎 35
(一)食道梗阻 35
二、消化系统疾病 35
(三)胃肠神经官能症 41
(四)胃溃疡 42
(五)胃下垂 45
(六)急性胃痛 46
(七)腹胀 48
(八)腹痛 50
(九)食欲不振 55
(十)呕吐 56
(十一)呕血 56
(十二)胆道结石 57
(十三)黄疸 58
(十四)肝癌疼痛 58
(十五)肝硬化门脉高压 59
(十六)肝区疼痛 60
(十七)腹泻 63
(十八)便秘 63
(十九)痢疾 64
三、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65
(一)神经性头痛 65
(二)偏头痛 66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 71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 72
(五)枕神经痛 73
(六)三叉神经痛 74
(七)坐骨神经炎 77
(八)肋间神经痛 78
(九)语言障碍 80
(十)颈椎病急性根性疼痛 81
(十一)纤维性肌痛症候群 83
(十二)拘挛 86
(一)颈椎综合征 87
四、骨伤科及运动系统疾病 87
(二)颈椎小关节错位及颈椎失稳 90
(三)落枕 94
(四)肩背痛 101
(五)肩周炎 105
(六)冈下肌肌腱炎 112
(七)腰胁痛 113
(八)腰痛 114
(九)腰肌劳损 119
(十)腰腿痛 124
(十一)项背强直 130
(十二)工作紧张引起的腰酸背痛 131
(十三)腕管综合征 134
(十四)腕部疼痛 136
(十五)下肢疼痛 138
(十六)膝关节痛 141
(十七)足跟痛 150
(十八)踝关节扭伤 153
(十九)退行性关节炎 159
(二十)风湿性关节炎 160
(二十一)类风湿性关节痛 161
(二十二)痛风 164
(二十三)骨结核 165
(二十四)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165
(二十五)骨质增生症 167
五、循环系统疾病 168
(一)冠心病心绞痛 168
(二)心肌梗死 171
(三)高血压 178
(四)脑缺血 179
(五)脑卒中痰涎 180
(六)肺心病 181
(七)脉管炎 182
(八)心房纤颤 183
(九)过敏性紫癜 184
六、五官科疾病 185
(一)颜面红肿 185
(二)青光眼 185
(三)眼赤痛 187
(四)慢性鼻炎 190
(五)牙痛 193
(六)口腔炎 196
(七)咽喉痛 197
(八)扁桃体炎 202
(九)中耳炎 204
七、妇科及儿科疾病 206
(一)痛经 206
(二)子宫癌 216
(三)子宫脱垂 217
(四)盆腔炎 218
(五)乳腺癌 218
(六)不孕症 219
(七)产后腹痛 220
(八)产后腰痛 223
(九)女子性冷淡 225
(十)小儿感冒 226
(十一)小儿头痛 227
(十二)小儿发热 228
(十三)小儿咳嗽 229
(十四)小儿呕吐 231
(十五)小儿腹痛 232
(十六)小儿遗尿 233
(十七)小儿腹泻 234
(十八)小儿泻泄 235
(十九)小儿便秘 236
(二十)小儿脱肛 238
(二十一)小儿惊风 240
八、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241
(一)肾炎 241
(二)肾绞痛 242
(三)肾虚阳痿 245
(四)腹股沟斜疝气 248
(五)睾丸引痛 249
(六)小便热痛症 250
(七)小儿水肿 251
(八)小便不利 252
九、皮肤及外科疾病 253
(一)阑尾炎 253
(二)疔疮 254
(三)银屑病 254
(四)狐臭 255
(五)丹毒 256
附一:人体常见止痛穴位定位 257
附二:人体常见止痛穴位主治 267
附三:部分解剖学名词 282
附四:骨骼和肌肉示意图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