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朝思想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明朝思想
  • 张天杰,邹建锋,喻志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出版社
  • ISBN:978755331703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1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思想史-中国-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朝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明初的政治文化与儒学的复兴 1

第一节 明初的政治文化 3

一、政治制度 3

二、文化政策 5

第二节 宋濂:开国文臣之首 10

一、生平 10

二、“心学” 14

三、朱陆和会与儒佛折衷 16

第三节 方孝孺:千秋正学 22

一、生平 22

二、持守正学,驱斥佛道 25

第四节 曹端:明初理学之冠 30

一、生平与学思历程 30

二、《太极图说》《通书》之新诠 33

三、理学史上的地位 39

第二章明初理学的兴盛:薛瑄与河东、关中之学 41

第一节 薛瑄与河东学派 43

一、薛瑄生平与学思历程 43

二、性天之通,理气之辨 50

三、无烦著作,直须躬行 55

四、河东学派 60

第二节 薛瑄与吕柟以及关中之学 62

一、薛瑄对关学之影响 62

二、吕柟与明初关学 63

第三章 明初理学的转向:吴与弼与崇仁学派 71

第一节 吴与弼及其崇仁学 73

一、生平以及讲学影响 73

二、理气论 78

三、“养良心” 84

四、静时敬 89

第二节 崇仁学派 93

一、江西门人与再传弟子 93

二、崇仁学之北传与南传 96

第三节 崇仁学派对阳明心学的影响 97

一、崇仁学之进路 97

二、崇仁学与阳明学 103

三、崇仁后学与阳明学弱势“对抗” 104

第四章 明中叶心学的开端:陈白沙与湛若水 109

第一节 陈白沙及其江门心学 109

一、生平以及讲学 111

二、“若个人心即是天” 112

三、静养端倪 114

第二节 湛若水及其甘泉学 120

一、生平以及讲学 120

二、气化自然 121

三、随处体认天理 124

第三节 甘泉后学:唐枢与许孚远 128

一、唐枢的“讨真心” 128

二、许孚远的“念不落意” 134

第五章 明中叶心学的高峰:王阳明 145

第一节 王阳明的生平与学思历程 147

一、生平 147

二、五溺三变 152

三、王、湛论学 157

四、儒佛道之辨 163

第二节 阳明心学的创立以及对程朱理学的回应 170

一、“心即理”说 170

二、《大学古本旁注》与《朱子晚年定论》 175

三、来自罗钦顺的挑战 180

第三节 阳明心学的发展以及教法之变 187

一、“知行合一” 188

二、“致良知” 193

三、“四句教” 198

第六章 中晚明心学的多元发展:阳明后学 201

第一节 浙中王门 203

一、王畿的先天正心之学与“四无”说 203

二、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及其师门护持 211

第二节 江右王门 217

一、邹守益、欧阳德的修证之学 218

二、聂豹、罗洪先的归寂之学 223

第三节 泰州学派 231

一、王艮与泰州学派的创立 232

二、颜钧思想与实践的宗教色彩 242

三、罗汝芳与阳明学的社会教化 247

四、焦竑的三教道一说与李贽的童心说 252

第七章晚明心学向理学的回归:东林学派 261

第一节 东林学派与“由王返朱”思潮的兴起 263

一、晚明思潮的背景 263

二、“由王返朱”思潮的兴起及其与东林之关系 266

第二节顾宪成:东林学派的创立以及朱子学的转向 269

一、顾宪成生平与东林学派的创立 269

二、“无善无恶”辨 273

三、朱子学的转向 280

第三节高攀龙:朱王之间的辨析与调和 283

一、生平 283

二、“统一三教”辨 287

三、程朱和陆王之间的调和 288

第八章晚明心学与理学的调和与转型:刘宗周与蕺山学派 293

第一节 刘宗周的生平以及讲学影响 295

一、生平 295

二、讲学影响 296

第二节蕺山学的学术渊源 301

一、与许孚远以及朱子学 301

二、与高攀龙以及东林学派 306

三、“于阳明之学凡三变” 310

第三节 蕺山学的统合性与《人谱》的证人之旨 315

一、“慎独”与“敬”“静”以及“诚意” 315

二、《人谱》与证人改过之学 326

第四节 蕺山后学:张履祥与黄宗羲 336

一、张履祥所受刘宗周的影响及其“尊朱辟王” 336

二、黄宗羲的经史学转向与蕺山学派的继往开来 348

第九章 晚明的西学东渐与中西交流 361

第一节 明晚期西学的流传 363

一、先驱者的奠基 363

二、集大成者利玛窦 366

三、后继者们 368

第二节 明晚期西学的特点 370

一、神学之根本 370

二、文化适应策略之努力 373

第三节 明晚期中西思想的交流 376

一、明末之本土回应 376

二、耶儒之融合 378

参考文献 389

后记 39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