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羌多幅(I44C003003) 比例尺 1:250000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羌多幅(I44C003003)  比例尺  1:250000
  • 李晓勇,廖思平,廖六根,刘庆宏,徐银保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8753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15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24页
  • 主题词:区域地质-地质调查-调查报告-中国;区域地质-地质调查-调查报告-西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羌多幅(I44C003003) 比例尺 1:250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1

一、行政区划及交通状况 1

二、自然地理 1

三、经济概况 2

第二节 任务要求 2

第三节 地质矿产研究程度概况 3

第四节 工作部署和完成任务情况 4

一、工作思路 4

二、工作程序 5

三、工作方法与质量评述 5

四、工作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 7

第二章 地层 11

第一节 二叠纪地层 11

一、岩石地层 13

二、生物地层 25

三、年代地层 30

四、层序地层 31

五、事件地层 31

六、盆地演化 34

第二节 三叠纪地层 38

一、岩石地层 38

二、生物地层 40

三、年代地层 40

四、层序地层 41

五、事件地层 42

第三节 侏罗纪—白垩纪地层 42

一、岩石地层 43

二、生物地层 49

三、年代地层 50

四、层序地层 50

五、事件地层 52

第四节 古近纪地层 53

一、岩石地层 53

二、年代地层 58

三、事件地层 59

第五节 新近纪地层 59

一、岩石地层 59

二、年代地层 64

三、事件地层 64

四、盆地充填与演化 64

第六节 第四纪地层 66

一、岩石地层 66

二、地质时代讨论 70

三、地貌及环境变化初探 71

第三章 岩浆岩 74

第一节 蛇绿岩 75

一、地质特征 75

二、岩石学特征 75

三、岩石化学特征 77

四、副矿物特征 79

五、蛇绿岩形成时代与环境 80

第二节 中酸性侵入岩 82

一、早侏罗世侵入岩 82

二、中侏罗世侵入岩 90

三、早白垩世侵入岩 95

四、晚白垩世侵入岩 99

五、脉岩 103

六、中酸性侵入岩综合对比研究 104

七、中酸性侵入岩就位机制探讨 107

八、中酸性侵入岩含矿性分析 109

第三节 火山岩 113

一、晚古生代火山岩 113

二、中生代火山岩 114

三、新生代火山岩 115

第四章 变质岩 120

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 120

一、岩石学特征 120

二、变质相及变质作用 121

第二节 接触变质岩 122

一、热接触变质岩类 122

二、接触交代变质岩类 123

第三节 动力变质岩 124

一、脆性动力变质岩 124

二、韧性动力变质岩 125

三、韧-脆性动力变质岩 126

第五章 地质构造及构造发展史 127

第一节 概述 127

第二节 构造单元划分 127

第三节 构造单元特征 129

一、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129

二、构造单元边界构造特征 142

三、区域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特征 144

第四节 大地构造相 147

一、大地构造相初步划分 147

二、大地构造相特征 147

第五节 构造变形 150

一、褶皱构造 150

二、断裂构造 165

三、盆地构造 174

四、新构造运动 177

五、构造配套及构造应力场分析 181

第六节 地质构造发展史 183

一、古特提斯演化阶段 183

二、新特提斯演化阶段 185

三、陆内汇聚及高原隆升阶段 186

第六章 结语 188

第一节 取得的主要成果 188

一、地层方面 188

二、岩石方面 189

三、构造方面 189

四、矿产方面 190

五、遥感及其他方面 191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 191

主要参考文献 192

图版说明及图版 19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