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洋腐蚀与生物污损防护技术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赵晓栋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02233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36页
- 主题词:海水腐蚀-防腐-高等学校-教材;生物腐蚀-防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海洋腐蚀与生物污损防护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0.1 腐蚀与海洋腐蚀 1
0.1.1 腐蚀的定义 1
0.1.2 金属腐蚀的危害 2
0.1.3 海洋腐蚀与防护的重要性 3
0.1.4 金属腐蚀的分类 4
0.1.5 海洋腐蚀的影响因素 5
0.1.6 海洋环境下公共设施的腐蚀规律 6
0.2 海洋生物污损防护 7
0.2.1 海洋生物污损的概念 7
0.2.2 海洋生物污损的危害 8
0.2.3 海洋生物污损的防护方法 8
0.2.4 海洋生物污损研究范围 9
第1章 金属腐蚀的分类 11
1.1 腐蚀形态分类 11
1.1.1 全面腐蚀 11
1.1.2 局部腐蚀 11
1.2 腐蚀环境分类 25
1.2.1 大气腐蚀 25
1.2.2 土壤腐蚀 26
1.2.3 海水腐蚀 26
1.2.4 微生物腐蚀 28
第2章 腐蚀热力学与动力学原理 31
2.1 概述 31
2.2 腐蚀电化学基础 31
2.3 电化学腐蚀热力学 34
2.3.1 电位-pH图 34
2.3.2 电位-pH图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与其局限性 37
2.4 电化学腐蚀反应动力学 39
2.4.1 极化现象与极化曲线 39
2.4.2 极化的原因与类型 40
2.4.3 腐蚀电池的混合电位 42
2.4.4 电化学腐蚀的动力学方程 47
2.5 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51
2.5.1 析氢腐蚀 51
2.5.2 吸氧腐蚀 56
2.5.3 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比较 59
第3章 常用的腐蚀防护技术 61
3.1 正确选用耐蚀材料 61
3.2 表面处理与涂镀层技术 64
3.2.1 金属镀层保护 64
3.2.2 非金属涂层 68
3.2.3 金属表面处理 70
3.3 腐蚀介质的处理——缓蚀剂的应用 76
3.3.1 腐蚀介质处理的目的与分类 76
3.3.2 缓蚀剂 76
3.4 电化学保护 91
3.4.1 阴极保护 91
3.4.2 阳极保护 96
第4章 船舶防腐及涂装 99
4.1 钢铁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 99
4.1.1 海洋大气区的腐蚀 99
4.1.2 飞溅区的腐蚀 100
4.1.3 全浸区的腐蚀 100
4.2 船舶的腐蚀 102
4.2.1 船体水下部分及水线区的腐蚀 102
4.2.2 船体水上结构的腐蚀 103
4.2.3 船体内部结构的腐蚀 103
4.2.4 船舶的异常腐蚀——电腐蚀 104
4.3 船舶腐蚀的防护 105
4.4 船舶涂料及使用 106
4.4.1 涂料概述 106
4.4.2 船舶涂料概述 110
4.4.3 船舶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 113
4.4.4 车间底漆 118
4.4.5 防锈涂料 120
4.4.6 防污涂料 124
4.4.7 水线以上面层涂料 125
4.4.8 液舱涂料 127
4.4.9 船舶涂料的发展方向 129
4.5 钢材表面处理与船舶二次除锈工艺 130
4.5.1 钢材表面处理的作用 130
4.5.2 钢材表面处理质量的评定 132
4.5.3 钢材预处理流水线及主要工艺参数 138
4.5.4 喷丸除锈及主要工艺 141
4.5.5 酸洗工艺及操作要领 142
4.5.6 磷化工艺及操作要领 146
4.5.7 二次除锈工艺的方式方法 147
4.5.8 二次除锈工艺的要求及操作要领 150
4.5.9 二次除锈工艺的质量要求 151
4.5.10 涂装前表面清理及主要工艺要求 152
第5章 海洋污损生物的影响及分布 153
5.1 海洋污损生物的定义 153
5.2 污损生物的影响 155
5.2.1 增加船舶的阻力 155
5.2.2 堵塞管道 157
5.2.3 加速金属的腐蚀 158
5.2.4 使仪表仪器及转动机构失灵 159
5.2.5 对声学仪器的影响 159
5.2.6 对浮标等的影响 160
5.3 污损生物的分布 161
5.3.1 沿岸海域污损生物的特点 161
5.3.2 大洋污损生物的特点 170
第6章 海洋污损生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 171
6.1 概论 171
6.2 固着或附着生活 171
6.2.1 菌类 171
6.2.2 藻类 172
6.2.3 无脊椎动物 174
6.3 生活史中的自由生活阶段 178
6.4 滤食性的摄食机制 179
6.5 甲壳动物蔓足类的生物学 181
6.5.1 形态 181
6.5.2 繁殖 181
6.5.3 附着 185
6.5.4 生长 186
6.5.5 死亡率与寿命 189
6.5.6 摄食 189
6.5.7 群集与排斥 191
6.6 软体动物双壳类的生物学 193
6.6.1 繁殖 193
6.6.2 附着 198
6.6.3 生长 199
6.7 污损生物与海洋环境 200
6.7.1 温度 200
6.7.2 盐度 202
第7章 污损生物防除概论与防污方法 203
7.1 海洋污损生物及其防除 203
7.1.1 海洋污损生物防除 203
7.1.2 防污和防锈 203
7.1.3 钻孔生物及其防除 204
7.2 世界防污历史和现状 204
7.3 中国防污历史和现状 207
7.4 电解海水防污 208
7.4.1 电解海水防污的历史 208
7.4.2 电解海水防污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210
7.4.3 电解海水防污装置的设计和安装 211
7.5 海洋中船舶等五类设施的防污 214
7.5.1 船舶防污 214
7.5.2 冷却管道防污 215
7.5.3 石油平台防污 217
7.5.4 网衣等养殖设施防污 218
7.5.5 水下声呐及仪器防污 218
参考文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