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
  • 董四代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05832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5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1

一、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启示 2

二、现代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11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社会文化前提 18

一、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新视角 18

二、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和现代性成长 22

三、先进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判断 27

四、传统大同理想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3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和术语转化 41

一、新学兴起和汉语词汇的“爆炸” 41

二、新学背景下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47

三、科学社会主义术语与汉语的融合 53

第三章 告别无政府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65

一、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65

二、无政府主义者的主张及共产党人对它的批判 73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人社会主义观的转变 84

一、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前提中提出的理论问题 85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人社会主义观念的创新 90

第五章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02

一、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内容 102

二、中国社会性质判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16

第六章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与文化保守主义 121

一、五四至建国前保守主义的文化诉求和社会主张 122

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与对文化保守主义的批判和共鸣 128

第七章 批判社会民主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中国化 135

一、现代化中的困境和社会民主主义的选择 136

二、新民主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中国化 145

第八章 知识界现代化讨论中的新民主主义指向 154

一、“新年梦想”中表达的期望 154

二、现代化讨论及其社会主义指向 157

三、社会主义指向与现代化实践道路 165

第九章 对新三民主义继承超越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170

一、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共产党对它的充分肯定 170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新三民主义的历史性超越 177

第十章 毛泽东对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探索 18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关系的探讨 186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中国现代化 195

第十一章 计划经济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误读 208

一、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相对性 208

二、计划经济与现代化的矛盾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误读 214

三、社会主义的道德化倾向和现代化的困境 224

四、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实践道路的辩证分析 232

第十二章 科技革命和现代化浪潮下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241

一、社会主义范式转变中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241

二、马克思主义原创精神和社会主义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252

三、三维范式转变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262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世界进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267

一、社会主义的世界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267

二、邓小平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74

第十四章 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288

一、马克思论现代性及其历史意义 28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新境界 296

三、农村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课题 305

第十五章 对“文化大革命”反思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310

一、在对“文化大革命”反思中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310

二、现代化中社会深层变革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 316

三、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统一 320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现代化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观念全面创新 329

一、现代化中的社会转型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30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 339

第十七章 工具理性和道德价值对立统一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49

一、马克思对卢梭命题的超越和列宁未解的难题 349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工具理性和道德价值的对立统一 356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渊源与现代发展 364

一、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64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371

三、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现代人格 381

第十九章 民本文化传统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执政为民 385

一、传统民本文化及其向现代的转变 385

二、毛泽东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392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执政为民新理念 396

第二十章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关系的逻辑分析 405

一、现代化提出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 405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 41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新道路 415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里程碑 419

第二十一章 现代性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相关问题分析 425

一、现代性、乌托邦及其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阐释 425

二、现代性成长与近代墨学终结 432

三、20世纪前半叶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生态和成长机制 439

四、现代性与乌托邦张力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45

参考资料 45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