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北方旱区农业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北方旱区农业研究
  • 信乃诠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7795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616页
  • 主题词:旱作农业(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旱作农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北方旱区农业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综合篇 3

第一章 中国北方旱区农业研究与开发新进展、新成果 3

第一节 中国旱地农业的悠久历史 3

第二节 中国旱地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5

第三节 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科技攻关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6

第四节 中国北方旱地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0

技术篇 35

第二章 农田高效施肥与土壤培肥技术 35

第一节 旱地农田土壤肥力状况 35

第二节 旱地农田土壤—肥料—作物系统中养分转化与平衡 38

第三节 旱地农田施肥培肥原则 46

第四节 旱地农田土壤培肥机理与技术 49

第五节 旱地农田施肥培肥土壤的技术效果 59

第三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 62

第一节 保护性耕作的概况 62

第二节 保护性耕作的增产原理 68

第三节 几种成熟的土壤耕作关键技术 77

第四章 生物覆盖技术 93

第一节 不同生产阶段的限制因素 93

第二节 秸秆全程覆盖的产生与技术 96

第三节 高留茬、少耕、免耕、秸秆全程覆盖的农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99

第四节 高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104

第五章 地膜覆盖技术 108

第一节 地膜覆盖基本原理 108

第二节 地膜覆盖技术对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影响 109

第三节 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10

第四节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 128

第五节 小杂粮地膜覆盖技术 132

第六章 节水补灌技术 135

第一节 冬灌—增补冻层储水技术 135

第二节 生育期补充灌溉 139

第三节 补充灌溉节水新技术 145

第七章 集流补灌技术 170

第一节 集流补灌产生的历史背景 170

第二节 集流补灌的发展 172

第三节 集流补灌技术的规划设计 177

第四节 集流补灌集水工程的建造 185

第五节 非充分集流补灌技术 194

第六节 主要作物的集流补灌模式 204

第七节 集流补灌综合农业技术 216

第八章 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 231

第一节 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原理与开发 231

第二节 微集水种植农田的水分调控 234

第三节 农田微集水种植带型的优化设计 245

第四节 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在旱农区的应用 254

第九章 化学抗旱技术 261

第一节 化学抗旱技术的特点与效应 261

第二节 抑蒸制剂 263

第三节 保水剂 276

第四节 抑蒸集水复合制剂 287

第十章 等高耕种技术 300

第一节 等高耕种技术的由来和发展 300

第二节 阴山丘陵建设等高田的工程技术 302

第三节 等高田的生态效益 309

第四节 等高田的配套技术及增产效果 318

第五节 以丘陵为单元的生态治理模式 320

第十一章 作物品种的耐旱性和主要作物高效栽培技术 330

第一节 作物品种的耐旱性 330

第二节 主要作物高效栽培技术 334

基础篇 367

第十二章 中国干旱、旱农类型及区划划分 367

第一节 干湿气候的划分与指标 367

第二节 中国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369

第三节 中国干旱地区类型的划分 371

第四节 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类型划分 378

第十三章 中国北方旱区农业结构调整与作物布局 384

第一节 农林牧综合发展 384

第二节 旱区农牧结合 391

第三节 旱区作物结构与布局 398

第十四章 土壤水分动态规律 408

第一节 北方旱区的土壤类型及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408

第二节 北方主要旱农类型区裸地土壤水分动态 417

第三节 主要作物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 435

第十五章 农田水分平衡 473

第一节 农田水分平衡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473

第二节 农田水分平衡驱动力机制及其确定 480

第三节 农田水分平衡及其分量的模拟和模型 489

第四节 农田水分平衡的模拟模型 494

第十六章 水肥耦合互作效应 500

第一节 水肥耦合互作效应的重要性 500

第二节 北方主要类型区水肥状况 503

第三节 水肥耦合机理 512

第四节 水肥耦合模型的建立及主要类型区水肥高效利用的发展模式 530

第十七章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水运移理论与方法 539

第一节 SPAC体系概念与发展 539

第二节 土壤水的存在形式 540

第三节 大气水势测定、影响因素及水分运输 549

第十八章 中国北方旱作地区降水生产潜力及开发 560

第一节 旱地农田生产潜力的测算方法 561

第二节 中国北方旱作农区主要作物的生产潜力 566

第三节 中国旱地农田降水生产潜力的开发 57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