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 程杰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076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7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99页
  • 主题词:梅-文化-审美分析-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梅花审美文化的历史发展 3

第一章 先秦两汉:梅的实用阶段 3

一、先秦梅实应用的考古发现 3

二、先秦文献中的梅实及其应用 6

三、“梅”字的定型 11

四、梅实用价值的两个喻义 14

第二章 汉魏晋南北朝:梅花审美欣赏的兴起 17

一、梅花欣赏的出现 18

二、南朝:梅花欣赏的“第一次浪潮” 23

三、六朝梅花欣赏的审美认识 27

第三章 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 34

一、唐代梅花的分布 34

二、初盛唐的梅花审美:继承与演变 38

三、杜甫的地位 40

四、中晚唐的发展 44

第四章 北宋:梅花文化象征的生成 50

一、林逋的意义 51

(一)对梅花枝影美的抉发 51

(二)水、月渲染幽雅意趣 52

(三)隐逸品格的寄托 53

二、梅花园艺栽培的发展 55

三、苏轼的作用 60

(一)“梅格”的提出 60

(二)迁客情怀的寄托 63

四、绘画中梅花形象的兴起 65

五、总结 73

第五章 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 77

一、北方梅花的衰落与南方优势的显现 77

二、梅花园艺栽培的盛行 81

三、古梅的发现与推赏 85

四、梅花在文人日常生活中 87

五、咏梅文学的热潮 93

六、梅花题材绘画的发展 97

七、梅花在通俗文化中 102

八、总结 106

第六章 元代:梅花审美文化高潮的延续 111

一、艺梅区域的北移 112

二、赏梅群体的扩大 113

三、文人墨梅的繁荣 115

四、气节意志的进一步强化 117

五、理学等思想观念的渗透 119

第七章 明清:梅花审美文化的稳定发展 129

一、艺梅区域的进一步扩展 130

二、诗、画、音乐等领域的继承与发展 135

三、生物、艺术与文化活动的学术总结 136

四、民间梅花欣赏的普及 137

下编 文化艺术中的梅花 141

第一章 园艺、园林与花艺中的梅花(上):景致与方式 141

一、园景建置 141

(一)种植规模 142

(二)山水构景 146

(三)建筑营景 150

二、梅花种类 153

(一)生物类型 153

(二)重要品种 163

三、欣赏方式 167

(一)梅景欣赏 168

(二)园艺活动 174

(三)梅花花艺 177

第二章 园艺、园林与花艺中的梅花(中):梅花风景名胜 191

一、六朝至唐宋 191

二、元明清 213

第三章 园艺、园林与花艺中的梅花(下):名家、名园与名著 243

一、晋唐 243

二、两宋 246

三、元明清 262

第四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上):观念与方式 268

一、创作历程 268

(一)晋唐 269

(二)两宋 270

(三)元明清 275

二、文体分布 278

(一)诗赋词曲 278

(二)散文 279

(三)戏剧、小说 281

三、主题内容 282

(一)清气 283

(二)骨气 285

(三)生气 286

(四)悲怨 288

四、方式方法 290

(一)梅花的习性、色香、枝干 290

(二)梅与雪 296

(三)梅与杨柳、桃杏、松竹、牡丹 301

(四)梅与水、月 310

(五)“美人”与“高士”比拟 312

(六)梅花与其他 317

(七)梅花的重要典故 323

第五章 梅花题材的文学表现(下):名家与名作 334

一、晋唐 334

(一)六朝 334

(二)唐五代 341

二、两宋 361

(一)北宋 361

(二)南宋 382

三、元明清 396

(一)元代 396

(二)明清 404

四、专题作品集 407

(一)宋元 407

(二)明清 417

第六章 梅花题材的音乐:历史演进 421

一、先秦至南北朝时期雅乐和清乐:悲情感发 421

二、唐宋时期燕乐歌曲:审美欣赏 427

(一)唐与北宋 427

(二)南宋 432

三、元明清时期器乐曲:品德赞颂 436

四、结论 444

第七章 梅花题材的绘画(上):历史与观念 445

一、画梅的兴起 445

(一)画梅的萌芽阶段 446

(二)花鸟画初起时的画梅 447

(三)文人墨梅的起源 449

(四)南宋墨梅的发展 453

二、画梅的原理与法则 454

(一)题材特色 454

(二)水墨写意 457

(三)分部画法 461

(四)流派体制 464

(五)梅画的审美意义 467

三、画梅谱说史论 468

(一)宋代 469

(二)元代 477

(三)明代 487

(四)清代 492

第八章 梅花题材的绘画(下):名家与名作 498

一、南朝隋唐五代 498

二、宋代 501

三、元代 514

四、明清 520

第九章 工艺装饰中的梅花:陶瓷、纺织及其他 528

一、陶瓷 529

二、纺织 533

三、金银玉器 537

四、文房四宝、漆器及其他 540

五、总结 542

征引书目 544

后记 57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