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教育方法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历史教育方法论
  • 宁裕先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12439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历史课-教学法(学科: 中学) 教学法-历史课(学科: 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教育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引论 1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三论” 1

二 教学“三要素”与思维“两飞跃” 7

三 历史教育方法论的新探索 11

第二章 历史教育方法的继承与借鉴 16

一 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沿革 16

二 外国历史教育的现状与借鉴 26

一 历史课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 35

第三章 历史学科的教育地位与教育目标 35

二 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 39

第四章 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 48

一 中国古代爱国主义发展的历史三层次 48

二 中国近代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三题 56

三 中国现代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特征 64

第五章 中国历史与中国国情教育 71

一 历史与国情在教育上须同构整合 71

二 中国历史揭示中国国情之大观 74

三 对若干当代问题的思考 82

一 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科书 85

第六章 中学历史教学基础论(上) 85

二 历史课的类型、结构与传统教学方法 94

第七章 中学历史教学基础论(下) 98

三 历史知识的特点与传授知识的原则 98

四 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形成概念的方法 105

五 历史课的复习、作业与测验的方式方法 110

第八章 历史课的新型传授方法论(上):特征 116

一 以启发为特征的新讲述法 116

二 以指导学生“发现”知识为特征的教学方法 118

三 以讨论和辩论为特征的教学方法 123

四 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为特征的教学方法 125

第九章 历史课的新型传授方法论(中):图示 130

五 历史图示教学法的渊源、特征与功效 130

六 历史图示教学法的认识论、心理学和思维科学依据 133

七 历史图示教学法的设计要求和实践举要 136

第十章 历史课的新型传授方法论(下):比较 141

八 “比较”和“比较史学” 141

九 比较史学的特征和目标 144

十 比较史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48

第十一章 讲授历史专题教材方法论(上) 154

一 经济史教材的讲述方法 154

二 政治史教材的讲述方法 161

三 军事史教材的讲述方法 171

四 文化史教材的讲述方法 176

第十二章 讲授历史专题教材方法论(下) 180

五 民族关系史教材的处理 180

六 国际关系史教材的处理 187

七 乡土历史教材的处理 191

第十三章 学史的心理分析、能力培养与学法指导 196

一 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迁移 196

二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201

三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212

四 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221

第十四章 历史教育和历史科学研究的“三分法” 224

一 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三阶段 224

二 社会历史活动内容三方面 226

三 历史科学认识过程三阶段 228

四 历史学科学习目的三层次 229

五 历史科学教学方法三类型 231

六 史学工作者应具备三要素 233

第十五章 历史学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方法论 235

一 第二课堂的特点和作用 235

二 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 239

三 第二课堂的组织和方法 246

第十六章 历史学科的命题考试与成绩评估 252

一 命题的范围和原则 252

二 成绩评估的意义、标准和方法 259

第十七章 历史教师的语言与板书 273

一 历史教师的语言修养 273

二 历史教师的板书和板图艺术 279

第十八章 中学历史教师的备课、进修和科研 287

一 历史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 287

[附]《三个世界的形成和演变》教案 291

二 历史教师的业务进修 301

三 历史教师的科研 304

第十九章 撰写中学历史教育文章的方法 308

一 论文的一般特点和编写条件 308

二 历史教育论文的分类与写作 312

第二十章 教学观摩、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 319

一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观摩 319

二 历史学科的教育实习 322

三 教育实习期间的教育调查 325

附录一 参考书目(择要) 333

二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试题(附参考答案) 336

编后 34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