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汉法律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秦汉法律史
  • 孔庆明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06572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秦汉法律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秦朝法律制度的形成 1

第一节 商鞅变法及其法律思想 2

一、为建立律法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2

二、以农战为本,立法修刑,富国强兵 6

三、废除旧礼法,破除旧道德 7

四、通过立法推进土地占有关系的变革 9

五、为实现经济路线制定经济法规 11

六、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制定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 13

七、废除分封制,实行分县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 15

八、对官吏设定刑罚和互相监督的制度 16

九、定刑律,设法官,建立司法制度 17

十、实行“刑无等级”、“一断于法”的原则,取消和限制贵族特权 19

十一、以厚赏重刑强化法治 20

十二、严法重刑的适用原则 23

十三、缘法而治,依法断罪 26

第二章 秦律的内容 30

第一节 《云梦秦简》和秦律体例 30

第二节 经济管理法规 33

一、田律 33

二、金布律 33

三、厩苑律 35

四、仓律 35

五、关市律 37

六、工律 37

七、工人程 37

八、均工 38

九、秦王朝经济法规的功用和特点 39

第三节 徭役法规 39

一、徭律 39

二、司空 40

二、置吏律 42

一、军爵律 42

第四节 行政管理法规 42

三、为吏之道 43

四、除吏律 45

五、中劳律 45

六、效律 46

七、藏律 47

八、赍律 47

九、传食律 47

十、行书 47

十一、内史杂 48

十二、尉杂律 48

十三、属邦 49

十四、公车司马猎律 49

第五节 司法行政法规 51

第七节 身分户籍法规 52

第六节 军事法规 52

一、魏户律 53

二、魏奔命律 53

三、游士律 54

四、傅律 54

第八节 社会治安法规 54

通行证法 54

第九节 国际关系法规 55

三、使者来往 56

一、贸易来往 56

二、出入国境 56

四、过境防疫 57

五、对外邦人犯罪处理 57

第十节 刑法 57

一、秦刑律的罪名和罪状 59

二、秦刑律的刑罚制度 82

三、秦刑律的刑种 82

一、适用刑罚的人身等级原则 99

第十一节 秦刑律刑罚适用原则 99

二、刑事责任的身高界限 101

三、追究犯罪意识 102

四、区别故意与过失 103

五、加罪和从重的原则 104

六、区分犯罪危害程度的原则 105

七、数罪并罚原则 106

八、自首和消除犯罪后果减免的原则 107

九、赦免不究既往原则 107

第三章 诉讼制度 109

第一节 诉讼程序和原则 109

一、提起告诉 109

二、自诉 109

四、公诉 110

五、告诉的权利界限 110

三、讦告 110

六、告诉的义务和责任 112

七、侦讯 113

八、逮捕与搜查 113

九、口供与证据 114

十、勘验 115

第二节 审判 115

一、审讯 115

二、依法断案与适用比照和判例 116

三、“三环”与申诉 118

四、司法监督 118

第三节 刑罚的执行 119

一、暴力强制 119

二、刑具 119

三、监狱 120

四、赦免 120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 122

一、民法衰落的原因 122

第四章 秦律中的民法 122

二、“分户”与家长制 123

三、民间借贷与物权关系 124

第二节 人身与婚姻家庭关系 126

一、人的身分 126

二、特殊的身分 126

三、婚姻关系 129

四、家庭关系 130

第五章 司法机构和官吏 132

第一节 中央 132

一、廷尉 132

二、御史 132

三、司空 133

第二节 地方 133

一、郡守 133

三、县令 134

二、都官 134

四、县丞 135

五、令史 135

六、狱吏 136

第六章 秦始皇与秦律 138

第一节 儒法两家的思想成果及其影响 138

一、荀况的“隆礼重法” 138

二、韩非的法治主义 141

第二节 秦始皇的法律思想与法律实践 146

一、弃天命,立法度,唯意志 147

二、独揽立法司法大权 148

三、潜御群臣,刻深吏治 149

四、鄙儒弃礼,事皆决于法 150

五、钳口塞言,焚书坑儒 150

六、刑杀无度,无限扩大劳役刑徒 151

第三节 秦律在秦王朝的变化 156

一、法律形式 156

二、罪名 156

三、刑种 160

四、诉讼程序 163

第七章 汉初对秦律的批判总结 165

第一节 汉承秦制 165

一、刘邦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实践 168

二、陆贾的法律思想 171

第二节 刘恒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实践 173

一、推行黄老之学,实行法、道结合 173

二、以法为公,严守法制 174

三、法正刑宽,去连坐,废肉刑,定刑期 175

第三节 贾谊的礼法并用思想 178

一、“民无不为本”,“民无不为命” 179

二、由道入儒,礼、法结合 179

三、建立封建的礼义经制 180

四、坚如金石,宽平简约 181

五、以礼论刑,明分尊卑 182

第四节 黄老“抱道执度”的法律思想 184

一、道是法的本源 185

二、抱道执度,无为而治 186

三、“法度者,正之至也” 186

四、法以顺民为本 186

第五节 董仲舒的“德主刑辅”与“春秋决狱” 187

一、独尊儒术,德主刑辅 190

二、“春秋决狱”与依法刑人 192

三、圣人法天而立道 194

第六节 盐铁会议的礼、法之争 197

第八章 汉律的形成及其形式 204

第一节 汉律的形成 204

一、萧何捃摭秦法 205

二、法条不断增繁,刑罚走向刻深 205

第二节 西汉的法律形式 207

一、法律形式 207

二、《春秋》大义的法律效力 209

三、对“春秋决狱”的评价 211

第九章 西汉的法律制度 213

第一节 汉律的篇章和内容 213

一、汉律九章——刑法典 213

二、单行律条内容 219

三、单行章程内容 223

四、单行法条内容 224

五、单行令文内容 226

六、单行科条内容 228

七、适用决事比 229

第十章 刑法 231

第一节 罪名及相应刑罚 231

一、政治犯罪 231

二、农民反叛罪 246

三、侵犯财产、人身罪 248

四、工商、豪强与经济犯罪 252

五、官吏渎职、贪污罪 256

六、司法责任犯罪 259

七、伦常礼教犯罪 260

八、诬告、诳告、交关罪 262

九、扰乱社会秩序和生产罪 262

十、违犯军法罪 263

第二节 刑种及刑罚改革 266

一、刑种 266

二、刑罚的改革 267

三、有期劳役徒刑 270

四、身体肉刑 271

五、死刑 272

六、族刑 273

七、流放 273

八、财产刑 274

九、行政处罚 275

十、剥夺政治权利 275

一、刑罚适用的等级特权 276

第三节 刑法适用原则 276

二、法律歧视对象 277

三、刑罚适用的几个原则 278

四、赦免 282

第四节 刑具与监狱 283

一、刑具 283

二、监狱 284

第五节 国际关系法规 286

第六节 民事法律关系 287

一、从刑、民混合到以刑代民 289

二、以法实行经济统制 290

三、人的身分和等级 291

四、傅籍与权利行使 294

五、物权与债权关系 294

六、雇佣关系 297

七、契约 297

八、宗法与继承 299

九、婚姻 301

第七节 司法机构和官职 304

第八节 刑事诉讼程序 313

一、告诉 313

二、公诉 314

三、逮捕 315

四、审讯 315

五、上报 316

六、宣判 316

七、申诉 316

八、复审 317

九、录囚 318

第九节 民事诉讼程序 318

第十一章 王莽改制中的法律问题 321

第十二章 东汉的法律制度 324

第一节 全盘继承和发展西汉法制 326

第二节 对西汉法律制度的评判和争论 328

一、进一步推进礼、法合体的进程 329

二、关于刑罚改革的继续争论 334

三、关于大赦的争论 334

第三节 法典的编纂和“引经注律” 335

第四节 法律篇章和体系 337

第五节 刑法 338

一、罪名 338

二、刑种 353

四、刑罚适用的几个原则 359

三、刑罚适用的等级特权 359

五、赦免 360

六、监狱 361

第六节 民事法律关系 361

一、商品货币交换和借贷关系中的法律问题 362

二、不动产产权转移 363

三、债权 365

五、人的身分 369

四、契约 369

六、继承 373

第七节 司法机构和官职 373

一、中央 374

二、地方 375

第八节 刑事诉讼制度 377

一、公诉 377

二、私诉 377

三、审讯 377

四、判决 378

五、复审 379

六、上诉 379

七、上报、议狱与核准 379

八、录囚 379

九、行刑时令 380

第九节 民事诉讼制度 38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