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佛教百科 第2卷 宗派·教职·称谓·教义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佛教百科  第2卷  宗派·教职·称谓·教义
  • 王志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龄出版社
  • ISBN:780178517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28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130页
  • 主题词:佛教-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佛教百科 第2卷 宗派·教职·称谓·教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佛教宗派【印度佛教宗派】部派佛教 8

大众部 8

一说部 8

说出世部 8

多闻部 9

说假部 9

上座部 10

说一切有部 10

雪山部 10

犊子部 10

正量部 10

法藏部 11

经量部 11

专题:部派佛教大乘佛教 14

中观学派 14

瑜伽行派 14

【中国佛教宗派】早期佛教宗派 15

般若学 15

六家七宗 15

本无宗 15

心无宗 16

即色宗 16

毗昙学派 16

涅槃学派 17

地论学派 17

摄论学派 18

成实学派 18

俱舍学派 18

隋唐佛教宗派 19

三论宗 19

天台宗 19

山家·山外 20

三阶教 20

华严宗 21

法相宗 21

律宗 21

净土宗 22

密宗 22

禅宗宗派 23

东山法门 23

牛头禅 23

南宗 23

北宗 24

五家七宗 24

沩仰宗 24

临济宗 24

黄龙派 24

杨岐派 25

曹洞宗 25

云门宗 25

法眼宗 25

藏传佛教宗派 26

藏传佛教 26

藏密 26

宁玛派 27

噶当派 27

萨迦派 27

噶举派 28

希解派 28

觉域派 28

觉囊派 29

郭扎派 29

夏鲁派 29

格鲁派 29

佛教教职与称谓【佛教称谓】七众 32

四众 32

沙门 33

比丘 33

和尚 33

比丘尼 34

沙弥 34

居士 34

僧伽 35

檀越 35

上人 35

法师 36

三藏法师 36

经师 36

论师 36

律师 36

大德 37

阿阇梨 37

头陀 37

释子 37

【佛教教职】汉传佛教教职 38

三宝 38

三纲 38

上座 38

长老 39

首座 39

维那 39

住持 39

方丈 40

两序 40

典座 40

知客 40

行者 41

游方 41

藏传佛教教职 44

喇嘛 44

活佛 44

大宝法王 45

达赖喇嘛 46

班禅额尔德尼 46

章嘉呼图克图 46

哲布尊丹巴 46

嘉木样 47

堪布 47

佛教教义【佛教基本教义】佛教的宇宙观念 50

四大 50

世间 50

五阴世间 50

有情世间 50

器世间 51

三界 51

欲界 51

色界 52

无色界 52

六道 52

五趣 53

四生 53

阿修罗 53

五浊 53

九地 53

三千大千世界 54

四劫 54

阿僧祗 54

刹那 54

佛教的因果观念 55

缘起 55

四缘 55

因缘 55

等无间缘 55

所缘缘 55

增上缘 56

六因 56

十因 56

五果 56

业 57

三业 57

表业无表业 57

引业 58

满业 58

烦恼 58

根本烦恼 58

随烦恼 58

烦恼障 59

所知障 59

三毒 59

佛教的基本学理 60

法印 60

三法印 60

法轮 60

四谛 60

苦谛 61

八苦 61

集谛 61

灭谛 61

道谛 61

四念处 62

四正勤 62

五根 62

八正道 62

十二因缘 62

四有 62

三世 63

三学 63

佛教的修证方法 64

止观 64

禅 64

禅定 64

四禅 65

四无色定 65

四无量 66

四悉檀 66

三解脱门 66

八解脱 66

八胜处 67

七净华 67

神通 68

三明 68

十力 68

慈悲 68

回向 69

十回向 69

往相回向 69

回向利益他行 70

报身 70

法身 70

应身 70

变易生死 70

分段生死 70

【中国佛教宗派教义】中国早期佛教 71

有相 71

无相 71

无记 71

三科 72

五蕴 72

十二处 72

十八界 72

六根 72

六识 73

五眼 73

六境 74

我 74

我所 74

我持 74

无我 74

二执 75

毕竟空 75

恶取空 76

六波罗蜜 76

菩提 76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77

真如 77

法界 78

实相 78

法性 78

佛性 79

平等 79

如来 79

解脱 79

本觉 80

始觉 80

三论宗 81

八不中道 81

八迷 81

三是偈 81

空假中 81

不二法门 81

中道 82

真俗二谛 82

假有 82

假名 82

方便 82

破邪显正 83

般若 83

有漏智 84

无漏智 84

三智 84

道种智 85

一切种智 85

一切智 85

天台宗 86

一念三千 86

十如是 86

性具 86

三谛 87

一心三智 87

一心三观 88

十法界 88

无情有性 88

六即 89

五时八教 89

化仪四教 89

化法四教 90

三止观 90

十不二门 90

华严宗 91

性起 91

四法界 91

法界缘起 91

六相圆融 92

因门六义 92

相即相入 92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92

三性一际 93

性相 93

五教十宗 94

法相宗 95

真空妙有 95

色即是空 95

法相 95

唯识无境 95

本质 95

三类境 96

性境 96

独影境 96

带质境 96

三界唯心 96

八识 97

末那识 97

阿赖耶识 98

种子 98

习气 98

熏习 99

现行 99

三性 100

三无性 100

二障 100

转依 100

五种性 101

五位百法 101

有为 102

无为 102

心王 102

心法 102

心所 102

心不相应行法 102

律宗 103

戒 103

性戒 103

遮戒 103

戒体 103

戒相 104

律 104

戒律 104

广律 104

五戒 105

八戒 105

十戒 105

具足戒 106

十重戒 106

别解脱戒 106

五逆罪 106

十恶 106

十善 107

菩萨戒 107

三聚净戒 107

化教 108

制教 108

静虑律仪 109

南山三观 109

净土宗 109

净土 109

净业正因 110

念佛 110

念佛三昧 110

持名念佛 110

十六观 110

实相念佛 111

一行三昧 111

九品往生 112

十方往生 112

二道 113

二门 113

密宗 113

五智 113

五智三身 113

加持 114

胎藏界 114

金刚界 114

即身成佛 115

声字实相 115

阿字观 115

禅宗 116

顿悟 116

渐悟 116

棒喝 116

正法眼藏 117

以心传心 117

不立文字 117

二入四行 118

壁观 118

无念 119

见性成佛 119

是心是佛 119

即心即佛 119

四料简 119

四宾主 120

四照用 120

回互不回互 120

【因明与藏传佛教教义】因明 121

能立 121

能破 121

现量 122

喻 122

五支作法 122

三支作法 123

藏传佛教教义 124

二种菩提心 124

续部 124

无上瑜伽部 124

四印 125

十相自在 125

六字真言 126

大圆满法 127

无身空行九法 127

空乐 127

六类一味 127

四庄严 12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