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香港文学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香港文学史
  • 潘亚暾,汪义生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鹭江出版社
  • ISBN:7806104860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86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8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香港文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香港新文学的发轫(1920—1936) 23

香港文学溯源 23

顽固的封建旧文学堡垒 25

鲁迅在香港的演讲 27

新文学悄悄地萌芽 30

文艺刊物和文学社团 34

充满反叛精神的白话小说 40

崛起的新诗群 45

散文园地的拓荒 55

草创时期的影剧 57

内地新文学对香港文坛的影响 59

第二章 抗战时期的香港文坛(1937—1945) 61

抗战时期的全国文化中心 61

雨后春笋般的文艺刊物 68

如火如荼的文学活动 71

此起彼伏的文艺论争 80

茅盾在香港的文学活动 86

小说概述 90

《腐蚀》等长篇小说 95

萧红及其《呼兰河传》等小说 99

许地山及其《铁鱼的鳃》等小说 104

夏衍、萧乾、端木蕻良的小说 111

诗歌概述 119

戴望舒及其《灾难的岁月》 127

杨刚、袁水拍、徐迟、林林、杜埃、芦荻、鸥外鸥的诗 134

散文概述 147

刘思慕、华嘉的散文 161

戏剧、电影文学概述 164

儿童文学的起步 171

第三章 战后的香港文坛(1945—1949) 176

梅开二度 176

文艺刊物和出版景观 180

频繁的文学活动 183

小说概述 185

黄谷柳及其《虾球传》 192

司马文森、陈残云、秦牧的小说 196

诗歌概述 203

黄宁婴的诗 209

散文概述 212

黄秋耘、楼栖、秦似的散文 215

戏剧、电影文学新貌 220

儿童文学一览 226

第四章 左、右两派壁垒分明的文坛(1950—1959) 229

“美元文化”现象 229

文学园地、社团及活动 234

小说概述 236

侣伦及其《穷巷》 243

徐速及其小说 247

夏易的小说 254

各种通俗小说 257

金庸、梁羽生及其新武侠小说 263

诗歌概述 275

马博良的诗 278

散文概述 281

曹聚仁及其散文 283

戏剧、电影文学概述 287

文学评论概述 291

第五章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文坛(1960—1969) 294

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 294

文学园地、社团及活动 298

小说概述 300

刘以鬯及其《酒徒》 305

徐訏及其小说 313

唐人、李辉英的小说 320

舒巷城的小说 328

新派武侠小说创作空前繁荣 334

依达的言情小说 348

卫斯理的科幻小说 350

诗歌概述 353

散文概述 359

叶灵凤、司马长风的散文 374

戏剧、电影文学概述 381

文学评论概述 385

黄继持的文学评论 388

第六章 开始横向交流的文坛(1970—1983) 392

在剧烈震荡中迎来转机 392

文学园地、社团及活动 396

小说概述 400

西西的小说 420

金依的小说 424

各种通俗小说 427

高旅、石人、董千里、金东方的历史小说 432

诗歌概述 441

何达的诗 460

黄国彬的诗 463

戴天、何福仁、古苍梧的诗 467

新生代诗人诗作 474

散文概述 480

曾敏之、吴其敏、罗孚、黄蒙田、夏果的散文 498

小思、董桥、彦火的散文 508

框框杂文 519

戏剧、电影文学概述 528

李援华、杜国威的剧作 539

儿童文学概述 543

何紫、阿浓的儿童文学 546

文学评论概述 552

胡菊人的文学评论 559

杜渐的文学评论 564

第七章 前过渡期的香港文学(1984—1989) 567

栉风沐雨的80年代文坛 567

儒商文学现象 571

文学园地、社团及活动 574

小说概述 578

东瑞、陶然、颜纯钩、陈浩泉、陈娟的小说 595

海辛、林荫的小说 614

钟玲、施叔青的小说 620

亦舒、严沁、李碧华、林燕妮、岑凯伦等的通俗小说 627

诗歌概述 641

犁青的“新山水诗” 654

蓝海文的“新古典主义诗” 658

张诗剑、黄河浪、王一桃、羁魂的诗 662

散文概述 673

梁锡华、也斯的散文 692

陈耀南、林洵的散文 699

金耀基、夏婕、华莎等的游记 705

戏剧、电影文学概述 714

儿童文学概述 722

宋诒瑞的儿童文学 729

文学评论概述 731

黄维梁及其《香港文学初探》 736

林真、璧华、忠扬的文学评论 739

第八章 后过渡期的香港文学(1990—1997) 745

第三次文学高潮开始兴起 745

纯文学与俗文学并驾齐驱 750

作家队伍的新结构 753

文学园地、社团及活动 756

小说概述 758

老作家的新探索 773

微型小说一瞥 776

各种通俗小说 780

梁凤仪的“财经小说” 782

诗歌概述 788

晓帆、春华、吴正的诗 798

散文概述 805

潘铭燊及其散文 822

戏剧、电影文学概述 825

儿童文学概述 833

文学评论概述 838

丁平、黄傲云、梅子、李远荣的文学评论 848

结束语 854

后记 86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