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汉政治思想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秦汉政治思想史
  • 孟祥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911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88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601页
  • 主题词:政治思想史-中国-秦汉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秦汉政治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 秦汉两朝的历史地位 1

二 秦与西汉政治思想概观 8

三 东汉政治思想概观 12

第一编 秦朝与西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21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思潮 21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变迁 21

一 “使黔首自实田” 21

二 土地兼并与“限田”之议 25

三 王莽的“王田”政策及其失败 28

四 工商政策的变迁 33

第二节 政治结构变动 35

一 秦朝的中央集权与郡县制 35

二 西汉的中央集权与郡国并行制 43

三 外戚擅权与王莽篡政 50

第三节 各种政治思潮 53

一“以法为教”,与“以吏为师” 53

二“黄老之治” 58

三“霸王道杂之” 61

四“改朝换代” 62

第二章 统治思想与治国理论 65

第一节 秦始皇的君权至上论 65

一 君权至上,皇帝独裁 65

二 法制与耕战 69

第二节 李斯的专制集权论 72

一 李斯其人其事 72

二“焚书坑儒”与“督责之术” 74

第三节 “汉承秦制”与高帝、文帝、景帝君臣的政治思想 81

一 高帝的政治思想 81

二 萧何、曹参的政治思想 87

三 陈平、张良的政治思想 91

四 叔孙通的制度秩序思想 94

五 文帝刘恒“民本”、省刑和用贤、求言的政治思想 97

六 景帝重农、薄赋、省刑和倡廉的政治思想 107

第四节 汉武帝的集权政治思想 110

一 空前的功业与统治思想的转变 110

二 加强专制集权的政治措施 112

三 加强中央集权的财政经济措施 116

四 大一统的集权政治思想 120

五 治理少数民族的思想 125

第五节 昭帝、宣帝君臣的儒法并用思想 132

一 昭帝、宣帝的政治思想 132

二 霍光的政治思想 138

第六节 元帝、成帝、哀帝时期统治思想的转向 140

一“独尊儒术”政治思想的确立 140

二 成帝、哀帝的政治思想 143

第七节 复古外衣下的王莽政治思想 149

一 王莽的改制 149

二 儒表法里的极权政治理念 154

三 大汉族主义治理少数民族的思想 162

第三章 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65

第一节 陆贾、贾谊、韩婴、贾山与晁错 165

一 打着黄老印记的陆贾思想 165

二 儒法互补的贾谊思想 171

三 浸透着儒家传统观念的韩婴和贾山的思想 182

四 尚法重耕战的晁错思想 191

第二节 公孙弘和主父偃 194

一 唯皇帝马首是瞻的公孙弘 194

二 坚持极权政治意识的主父偃 198

第三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旗号下的董仲舒 200

一 汉代新儒学的创始人 200

二“君权神授” 203

三 皇帝专制与中央集权 206

四“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 209

五“禁民二业”——社会财富分配论 214

六 影响深远的贡献 217

第四节 播扬新道学的《淮南子》 222

一 刘安与《淮南子》 222

二“至德之世”的理想 227

三 驳杂拼凑的政治思想 230

第五节 司马相如与东方朔 239

一 司马相如的政治思想 239

二 东方朔的政治思想 241

第六节 《史记》展示的政治思想 245

一“中国史学之父” 245

二 儒道互补的政治思想 248

第七节 《盐铁论》展现的不同政治理念 254

一 桑弘羊其人及其法家的政治观念 254

二 贤良文学的儒家政治意识 264

第八节 贡禹、匡衡、鲍宣与谷永 271

一 贡禹的“重本抑末”“节俭省刑”思想 271

二 匡衡的政府“节俭”观念 275

三 鲍宣的“民本”意识 277

四 谷永的“惠民”思想 279

第九节 刘向、刘歆父子的政治思想 283

一 刘向的“圣君”“贤臣”思想 283

二 刘歆古文经学的政治情结 296

第十节 扬雄与严遵 299

一 扬雄的悲剧人生 299

二 《法言》的理性政治思维 302

三 严遵《道德指归论》展示的道家政治理想 306

第十一节 《孝经》的政治思想 313

一《孝经》的成书和影响 313

二“移孝作忠”的政治思想 315

第二编 东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321

第四章 社会变迁与政治思潮 321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变迁 321

一“假民公田”与“度田” 321

二 豪族田庄经济的发展 325

第二节 政治结构变动 330

一“退功臣,进文吏” 330

二 外戚、宦官交替擅权 334

三 政治加速腐败 340

四 朝廷中央权力弱化、州牧郡守坐大与武装割据集团的形成 342

第三节 各种政治思潮 350

一 白虎观会议与“以经治国”局面的形成 350

二“清议”与“党锢之祸” 355

三 社会批判思潮的勃兴与“清议”向“清谈”的转化 359

第五章 统治思想与治国理念 365

第一节 光武帝的所谓“以柔道治天下” 365

一 加强中央集权 完善各种制度 365

二 发展生产 安定民生 390

三 所谓“以柔道治天下” 406

第二节 明帝、章帝和献帝的政治意识 412

一 明帝的治国方略和理论 412

二 章帝的治国方略和理论 417

三 献帝的“禅让”理念 423

第三节 东汉两大外戚集团代表人物窦融、窦宪和梁统、梁冀的政治思想 431

一 窦融和梁统的政治思想 431

二 窦宪和梁冀的政治思想 435

第四节 曹操的权力独擅观念 439

一 迈向权力极峰 439

二“宁负天下人”的极权观念 444

第六章 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454

第一节 桓谭的政治思想 454

一 反谶纬神学的斗士 454

二“明君”“贤臣”“修德”,“善政” 456

第二节 班彪、班固父子的政治思想 460

一 班彪的政治思想 460

二 班固的政治思想 464

第三节 王充的政治思想 477

一 东汉唯物论思想的旗帜 477

二 命定论统摄下的政治观 483

第四节 清流派官吏与太学生的政治思想 486

一 清流派官吏的政治思想 486

二 太学生的政治思想 494

第五节 郎?与襄楷的政治思想 497

一 郎?“为仁为俭”、修礼任贤的政治思想 497

二 襄楷要求君王纳谏用贤、“修德省刑”、无为节欲的政治思想 500

第六节 《太平经》与张鲁的政治思想 501

一《太平经》的政治思想 501

二 张鲁的政治思想 505

第七节 何休与郑玄的政治思想 507

一 何休的君主本位思想 507

二 郑玄的传统儒家理念 512

第八节 东汉末年社会批判思潮中的政治思想(上) 516

一 左雄的“选贤”理论和张纲的排拒宦官、外戚的主张 516

二 张衡的政治思想 521

三 王符的“民本”意识 524

四 崔寔的严刑峻法论 536

第九节 东汉末年社会批判思潮中的政治思想(下) 543

一 徐干的“贤人”政治思想 543

二 仲长统儒道互补的政治思想 549

三 荀悦和荀彧兄弟的政治思想 556

四 孔融的政治思想 569

第十节 东汉隐者群的政治思想 572

一 隐逸者的历史谱系 572

二 隐逸者的政治思想 574

第十一节 黄宪的政治思想 577

一《天禄阁外史》释疑 577

二 社会批判中展示的儒家传统政治理念 579

主要参考文献 58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