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真实的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精益变道、金融创新、风险控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真实的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精益变道、金融创新、风险控制
  • 郭峥嵘,郭易如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5110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0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地方金融事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真实的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精益变道、金融创新、风险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概念界定 4

(一)国务院发〔2010〕19号文件定义 4

(二)银监会发〔2013〕10号文件定义 4

(三)国家四部委与金融机构的界定 5

(四)本文的进一步理解 6

三、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功能和作用简介 7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功能 7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 10

第二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13

一、地方投融资平台发展的理论基础 13

(一)公共产品融资理论 13

(二)地方竞争理论 14

(三)财政分权理论 15

(四)地方官员晋升激励理论 15

(五)金融监管理论 16

(六)产权理论和超产权理论 17

二、地方投融资平台发展的研究综述 18

(一)政府举债融资的基础研究 19

(二)地方政府成立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动因研究 20

(三)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特征研究 21

(四)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功能研究 22

(五)地方投融资平台运行风险研究 23

(六)简要评述 24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的现状分析 27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的主要背景 27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的现实动因 28

(一)财税体制 28

(二)国有企业职能转变 28

(三)投融资体制 28

(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29

(五)经济因素 29

(六)法律因素 29

(七)政策因素 30

(八)地方政府之间的攀比效应 30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演变历程 30

(一)分税制改革前的萌芽阶段(1987~1993年) 31

(二)分税制改革后的创建阶段(1994~1996年) 31

(三)亚洲金融危机后的蓬勃发展阶段(1997~2008年) 31

(四)次贷危机后的迅速膨胀阶段(2009~2010年) 32

(五)清理整顿后的规范发展阶段(2010年之后) 33

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基本运作方式 34

(一)经营方式 34

(二)融资方式 35

(三)资金运用 37

(四)还款来源 37

五、国内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38

(一)上海久事公司——我国最早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38

(二)芜湖投融资平台 39

(三)重庆“八大投” 39

(四)苏州国发集团 40

(五)无锡国联集团 41

(六)盐城国投集团 41

第四章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原因 43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一)债务风险问题突出 43

(二)融资渠道不畅,融资结构单一 44

(三)投融资缺乏中长期规划,投资效率低下 45

(四)平台治理结构不健全 46

(五)部分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设立与运作不规范 47

(六)平台内部资金管理不规范 48

(七)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贷款银行信息不对称 49

(八)发展的非理性不利于宏观调控效果 50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51

(一)立法建设和制度建设滞后 51

(二)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定位不明确 52

(三)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约束机制 54

(四)投融资平台公司的产权结构存在问题 55

(五)契约不完善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57

第五章 国外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借鉴 59

一、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融资模式 59

(一)美国 59

(二)澳大利亚 65

(三)日本 69

(四)韩国 73

(五)其他国家 76

二、国外政府融资经典案例解析 77

(一)美国的债券银行 77

(二)哥伦比亚的地方融资机构 79

(三)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城市发展基金 80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81

(一)美国州地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82

(二)法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 82

(三)巴西地方政府借款限制 83

(四)经验总结 83

第六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实现机制——浅析混合所有制与公私合作制 85

一、混合所有制 85

(一)混合所有制的概念 85

(二)混合所有制的理论框架 86

(三)混合所有制在中国的固有优势 87

(四)中国混合所有制面临的挑战 90

(五)混合所有制发展前景 91

二、公私合作制(PPP) 92

(一)理论背景说明 92

(二)公私合作制模式 94

(三)国际市场PPP实践的一般步骤 95

(四)公司合作项目的监管 98

(五)公司合作项目的后评价机制 100

三、公私合作制的典型案例 103

(一)北京地铁4号线 103

(二)伦敦市政府W2区高速公路 103

(三)西雅图Century Link体育场 106

第七章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 109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 109

(一)内部风险 110

(二)外部风险 112

(三)产生风险的原因 113

(四)风险后果 114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监管与防范 116

(一)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短期对策 116

(二)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长期对策 121

第八章 新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分析 127

一、新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模式创新 127

(一)制度环境创新 127

(二)平台主体创新 128

(三)资本注入创新 128

(四)融资方式创新 129

(五)担保方式创新 129

(六)银行管理模式创新 130

二、新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主要特征 130

(一)主要特征 130

(二)新旧模式对比 132

三、新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职能定位 134

(一)统一化的政府投融资平台 134

(二)市场化的国资管理平台 134

(三)政策性的产业投资平台 135

(四)先导性的创业引导平台 135

四、新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功能优势 135

(一)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统一主体 135

(二)多种方式并用,积极募集资金 136

(三)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 136

(四)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模式 137

第九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 139

一、审视发展战略,规划总体方针 139

二、明确偿债机制,落实资金来源 141

(一)实行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制度 144

(二)建立债务信息统计、报告和公开制度 144

(三)提高透明度,加强外部约束 145

三、划分资产属性,清理平台资产 145

(一)经营性领域的融资平台 146

(二)准经营性领域的融资平台 146

(三)公益性领域的融资平台 147

四、构建控股集团,引入复合管控模式 148

(一)平台集团化趋势 148

(二)引入复合型管控模式 150

五、引导子公司市场化运营 152

(一)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152

(二)实施市场化规范运营 153

(三)健全治理结构,打造优秀团队 154

(四)规范管理格局,明确契约关系 154

(五)界定职能,专业化分工 155

(六)探索新的融资方式,推动融资渠道多样化 155

六、总结 161

附录 163

参考文献 197

致谢 20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