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
  • 艾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486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鄂尔多斯高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7世纪~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自然环境-演变-研究-7世纪~9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1

第一部分 鄂尔多斯高原(暨后套平原)自然地理概述 9

第一章 现代鄂尔多斯高原(暨后套平原)自然地理面貌 9

第一节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势地形与土壤类型 10

第二节 鄂尔多斯高原(暨后套平原)气候状况 18

第三节 鄂尔多斯高原的河流、湖泊、植被及动物状况 36

第二章 公元6世纪末鄂尔多斯高原自然地理概貌 42

第一节 鄂尔多斯高原东半部 42

第二节 鄂尔多斯高原西半部 49

第二部分 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行政区划建制 57

第三章 隋代“河曲”地域行政区划建制 57

第一节 隋文帝时期“河曲”总管府的建置 59

第二节 隋炀帝时期“河曲”政区的变化 62

第四章 唐代前期“河曲”地域行政区划建制——都督府、州/郡、县 66

第一节 唐前期“河曲”四都督府的建制演变 66

第二节 唐前期“河曲”四都督府的管区变迁 74

第五章 唐代后期“河曲”地域行政区划建制——节度司、郡/州、县 88

第一节 唐后期的灵盐与夏绥两节度司建制 88

第二节 唐后期的振武与天德两方镇建制 94

第六章 唐代前期“河曲”地域粟特人“六胡州”建制演替 100

第一节 唐代河曲粟特人“六胡州”建制及治城的分布 100

第二节 唐代“六胡州”与“宥州”管区概述 112

第七章 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及邻区突厥族羁縻府州建制 119

第一节 前期:“北开”等四府与“顺州”等四府的继承关系 120

第二节 后期:碛南地区四都督府的设置与地望 124

第三部分 隋唐时期“河曲”地域各族人口的数量、分布及其生业构成 131

第八章 隋代“河曲”地域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131

第一节 隋代大业五年“河曲”六郡农业人口的推算 131

第二节 隋代“河曲”地域牧业人口的推断 132

第九章 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135

第一节 唐朝地方政府统计的在籍“河曲”汉族人口 135

第二节 唐代“河曲”地域稽胡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137

第三节 唐代“河曲”地域突厥人口的数量变化及分布 139

第四节 唐代“河曲”地域粟特人口的数量波动及分布 143

第五节 唐代“河曲”地域铁勒人口的数量升降与分布 147

第六节 唐代“河曲”地域吐谷浑人口的分布与数量 149

第七节 唐代党项羌人口的东迁和扩散 152

第十章 唐代后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 156

第四部分 隋唐时期“河曲”地域农耕、畜牧、手工和商贸诸业的分布格局 163

第十一章 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的农牧演替 163

第一节 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农耕业的分布与变迁 164

第二节 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畜牧业的分布及变迁 169

第三节 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的农牧演替过程及特征 173

第十二章 唐代“河曲”地域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布与兴衰 175

第一节 唐代“河曲”地域手工业的类别、分布及变迁 175

第二节 唐代“河曲”地域商贸业的类型、分布与兴衰 181

第三节 唐代“河曲”手工业、商贸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190

第十三章 唐代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力度差异及原因 193

第一节 唐代农耕业对鄂尔多斯高原环境的影响与作用 193

第二节 唐代畜牧业对鄂尔多斯高原环境的影响与作用 197

第三节 唐代手工业和商业对鄂尔多斯高原环境的影响与作用 200

第四节 各种经济活动影响高原自然环境的力度差异及原因 202

第十四章 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屯田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08

第一节 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的环境概述 208

第二节 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屯田经济的空间分布及变化 209

第三节 公元7—9世纪“河曲”地域屯田经济对环境的影响 216

第五部分 唐代“河曲”地域城市及城镇的分布与影响 221

第十五章 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与作用 221

第一节 “河曲”外围驻防城体系的形成和分布 221

第二节 “河曲”内部驻防城体系的形成与分布 234

第三节 唐后期防御重心南移而引致“河曲”南部筑城活动 239

第四节 “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地理特征及环境影响 242

第十六章 唐代“河曲”地域城市及城镇的等级与形制 247

第一节 唐代“河曲”地域城市及城镇的类型与等级 249

第二节 唐代“河曲”地域城市的形制 251

第六部分 隋唐时期“河曲”地域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作用的响应 263

第十七章 友好型响应——维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对和谐 263

第一节 隋唐时期后套平原的自然环境演变 263

第二节 公元九世纪“河曲”边缘地带的生态环境 283

第十八章 负面型响应——局部区域自然环境退化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 294

第一节 初期“毛乌素沙漠”的形成及其原因 294

第二节 公元7—9世纪库布齐沙漠分布范围及影响 317

第七部分 研究结论 337

第十九章 公元7—9世纪鄂尔多斯高原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互动关系的总结与反思 337

第二十章 历史启示:应对鄂尔多斯高原自然环境退化的方略 345

附录:相关论文 351

历史时期灵州治城的变迁新探 351

参考文献 366

后记 37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