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漂泊的精英 社会史视角下的清末民国内蒙古社会与蒙古族精英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漂泊的精英  社会史视角下的清末民国内蒙古社会与蒙古族精英
  • 常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3683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社会变迁-研究-内蒙古-近代;蒙古族-名人-人物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漂泊的精英 社会史视角下的清末民国内蒙古社会与蒙古族精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方法论与框架 2

第二节 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理论及其概念的界定 14

第三节 精英理论及其概念的界定 24

本书基本结构与使用的资料 33

第一章 制度性社会变迁:清末国家政策与社会矛盾 37

第一节 清末国家危机与对蒙古政策的调整 37

第二节 从抗税、拒征到反垦:清末蒙古地区民众的“反叛” 52

第三节 清末蒙古地区社会矛盾激化及其结构性因素 72

小结 76

第二章 族群身份 78

第一节 族群身份研究的视角:宏观与微观 79

第二节 蒙古地方精英族群认同的形成 80

第三节 社会分层及清末民国时期蒙古地方精英社会流动 86

第四节 多族群国家体系中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理论 90

第五节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困惑——以清末民初驻京蒙古王公精英政治活动为线索 98

小结 108

第三章 家族 110

第一节 蒙古家族的特征及其社会分层意义 111

第二节 近代蒙古族精英家族(家庭出身)状况及其类型 114

第三节 近代蒙古精英家族及其社会地位流动 120

第四节 近代传统家族的衰退及其后果 130

小结 134

第四章 教育 136

第一节“教育”的定义 136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140

第三节 近代新式教育影响下的地方精英流动模式 149

第四节新式教育与近代蒙古地方精英的流动 154

小结 169

第五章 婚姻 171

第一节 婚姻的社会学认识 171

第二节 清朝满蒙联姻制度 173

第三节 个案:亲王僧格林沁家族与清皇家之间的联姻关系 180

第四节 近代婚姻观念的变迁及蒙古精英的社会流动 184

小结 189

第六章 社会关系网络 191

第一节 社会关系网络理论与中国的研究 192

第二节 蒙古地方精英传统流动网络及社会资本 195

第三节 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的衰竭与新型社会资本的生成 198

第四节 清末民初蒙古地方精英社会关系网络分类及分析 205

小结 213

第七章 民族主义 215

第一节 西方“民族主义”理论与汉人“民族主义”思想基础 216

第二节 汉人地方精英的“崛起” 228

第三节 蒙古族:从“族群性”到近代民族、民族主义 244

第四节“现代”和“传统”:蒙古地区近代“族群民族主义”两种叙述 247

第五节 蒙古地区“族群民族主义”的外部条件 258

小结 262

第八章 民族运动——以国民党改革为背景 266

第一节 国民党对蒙古地区的“族群观” 267

第二节 国民党国家权力的扩张 274

第三节 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地方“独立”运动的兴起 281

第四节“高度自治”的努力:德王等人的自治活动 290

第五节 汉人军阀与蒙古地区精英 300

小结 303

第九章 革命实践——以共产党革命为背景 306

第一节 蒙古地区革命道路 306

第二节 延安道路: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建立与革命性改造 313

第三节 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327

第四节 地方政权的革命性整合:乌兰夫等人的革命活动 331

小结 342

第十章 总结与定位:国家、社会机制与地方精英 345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调整 345

第二节 社会流动机制的演变 348

第三节 国家、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定位 352

第四节 精英:从地方精英到国家精英 366

小结 369

参考文献 373

附录 39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