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
  • 刘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5448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上市公司-企业利润-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本书的研究背景 1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5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7

1.3.1 研究方法 7

1.3.2 主要研究内容 7

1.4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9

第二章 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12

2.1 盈余管理的概念 12

2.1.1 盈余管理的定义 12

2.1.2 盈余管理的内涵 15

2.1.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17

2.1.4 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 18

2.2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20

2.2.1 契约理论 21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2.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25

2.3.1 IPO动机 27

2.3.2 配股动机 28

2.3.3 避免退市动机 29

2.3.4 改善公司形象的动机 30

2.3.5 平滑利润的动机 31

2.4 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31

2.4.1 真实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31

2.4.2 应计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33

2.5 公司治理理论及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36

2.5.1 公司治理概念 36

2.5.2 公司治理结构框架 37

2.6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38

2.6.1 外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38

2.6.2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41

2.6.3 我国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42

2.6.4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43

2.7 本章小结 45

第三章 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的实证研究 47

3.1 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方法综述 47

3.1.1 总体应计利润模型 48

3.1.2 特定应计利润模型 56

3.1.3 频率分布方法 58

3.1.4 国内外学者对模型运行效果的评估和对估计误差的评价 59

3.2 盈余管理实证方法的选择 62

3.2.1 我国应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应考虑的因素 62

3.2.2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再修正 64

3.3 研究样本和描述性统计 68

3.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68

3.3.2 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68

3.4 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70

3.5 本章小结 74

第四章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75

4.1 引言 75

4.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总体特征 77

4.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82

4.3.1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 84

4.3.2 股权组成成分与盈余管理 86

4.3.3 盈余管理与股权流动性的关系 89

4.3.4 上市公司发行B股、H股与盈余管理 90

4.4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91

4.4.1 数据来源 91

4.4.2 变量选择和定义 92

4.5 盈余管理与股权结构关系的计量模型和实证检验 95

4.5.1 计量模型 95

4.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96

4.6 本章小结 103

第五章 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盈余管理 105

5.1 引言 105

5.2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现状 107

5.3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09

5.3.1 董事会规模特征与盈余管理 109

5.3.2 董事会独立性特征与盈余管理 110

5.3.3 董事会行为特征与盈余管理 114

5.3.4 董事会的激励特征与盈余管理 115

5.4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117

5.5 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 118

5.5.1 计量模型 118

5.5.2 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119

5.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124

5.6 本章小结 128

第六章 基于“隧道行为”的盈余管理与盈余信息含量 130

6.1 引言 130

6.2 文献综述 132

6.3 我国上市公司的“隧道行为”与公司治理 135

6.3.1 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回顾 135

6.3.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隧道行为” 137

6.4 基于公司治理的盈余管理与“隧道行为”的计量模型和实证检验 141

6.4.1 研究假设 141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142

6.5 公司治理与盈余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 151

6.5.1 研究假设 151

6.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152

6.6 本章小结 159

第七章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 163

7.1 国外研究现状 163

7.2 国内研究现状 165

7.3 盈余管理市场反应的测度 168

7.3.1 市场反应替代变量——超额报酬率定义 168

7.3.2 盈余管理市场反应的测度方法 169

7.4 股票市场对盈余管理反应的实证分析 170

7.5 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市场反应的影响 174

7.6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177

第八章 会计准则变迁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博弈分析 179

8.1 会计准则综述 179

8.2 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历史阶段 180

8.3 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185

8.3.1 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行为起约束作用 186

8.3.2 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的保障 186

8.3.3 会计准则是审计和事后惩戒的依据 188

8.4 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行为提供机会和空间 188

8.5 涉及盈余管理的会计准则的变化分析 192

8.5.1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192

8.5.2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94

8.5.3 资产减值会计 194

8.5.4 债务重组准则 196

8.5.5 合并财务报表会计研究 197

8.6 新会计准则实施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98

8.6.1 新会计准则实施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 198

8.6.2 新会计准则下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200

8.7 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博弈分析 203

8.8 会计准则制定者与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演化博弈分析 208

8.8.1 会计准则演化博弈分析的理论依据 209

8.8.2 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211

8.8.3 博弈双方立场分析 213

8.8.4 模型构建 216

8.8.5 会计准则制定者与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演化博弈分析 226

8.8.6 动态系统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及会计准则制定者策略 229

8.9 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 233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236

9.1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 236

9.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240

9.3 本书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242

参考文献 24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