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系统论、信息论 控制论与教育改革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系统论、信息论  控制论与教育改革
  • 李金松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104142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系统论、信息论 控制论与教育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 1

序 言 1

上编: “三论”简介 1

第一章 系统论简介 1

系统及其特征 1

一、系统的概念 1

二、实施程序管理,做到有条不紊 31 5

二、系统的种类 7

三、系统的特征 14

系统论的产生和发展 21

一、古代系统观的萌芽 22

二、近代系统观的形成 28

三、现代系统论的诞生和发展 34

系统方法及其意义 42

一、系统方法的特点 42

二、系统方法的步骤 46

三、系统方法的意义 51

一、信息的概念 58

信息及其作用 58

第二章 信息论简介 58

二、信息的性质 63

三、信息的作用 69

信息论的产生和发展 73

一、准备阶段 73

二、创立阶段 77

三、发展阶段 82

信息方法及其运用 89

一、信息方法的特点和基本步骤 89

二、信息方法的作用和意义 93

三、运用信息方法的要求 98

第三章控制论简介 105

控制与控制系统 105

一、控制 106

二、控制过程 112

三、控制系统 116

控制论的产生和发展 122

一、酝酿阶段 123

二、形成阶段 127

三、发展阶段 129

控制论方法及其运用 133

一、反馈控制方法 133

二、功能模拟方法 137

三、黑箱识辨方法 143

一、社会条件 149

“三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49

第四章 “三论”的科技基础和基本原理 149

二、理论渊源 154

三、技术前提 161

“三论”的基本原理 167

一、整体原理 168

二、有序原理 172

三、反馈原理 176

下篇:运用“三论”改革教育 181

第五章运用“三论”改革教育思想 181

运用系统理论破除小教育思想,树立大教育观念 181

一、破除“消费型”教育思想,树立教育产业观念 181

二、破除“一次性”教育思想,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184

三、破除“平面单线型”教育思想,树立立体教育观念 191

运用信息理论破除封闭教育思想,树立开放教育观念 193

一、教育系统内部要相互开放 194

二、学校教育要向社会开放 197

三、国内教育要向世界开放 200

一、实施超前控制,注重教育面向未来 202

运用控制理论破除刻板教育思想,树立发展教育观念 202

二、强调自适应控制,注重开发学生的智能 207

三、进行条件控制,注重培养创造型人才 212

第六章 运用“三论”改革教育内容 218

运用系统理论,改革课程设置 218

一、建立合理结构 218

二、搞好动态平衡 225

三、实现整体优化 231

运用“三论”,进行教材改革 236

一、根据整体原理,选择教材内容 237

二、运用信息理论,改进编排形式 248

三、实施有效控制,保证改革进行 259

运用“三论”,改革思想政治教育 266

一、教育内容:克服随意性,实行序列化 266

第七章运用“三论”改革教育方法 266

二、教育途径:克服单一性,实行网络化 270

三、教育方法:克服呆板性,实行多样化 274

运用信息理论,改革课堂教学 278

一、提高编码水平,搞好信息的变换 278

二、开辟流通渠道,加快信息的传递 283

三、利用反馈信息,实现最佳调控 289

运用“三论”,改革电化教学 293

一、根据信息理论,认识电化教学的作用 293

二、进行最佳控制,搞好电化教学的管理 296

三、运用系统方法,推动电化教学的发展 300

运用系统理论,改革教师工作安排 305

第八章运用“三论”改革教育微观管理 305

一、扬长避短——使教师个体发挥最佳水平 306

二、搭配互补——使教师群体构成最佳组合 307

三、随机调节——使发展变化得到最佳控制 309

运用“三论”,改革教学管理 311

一、进行系统管理,发挥整体效应 311

三、加强信息管理,搞好适时调控 318

运用控制理论,改革德育管理 324

一、定向控制 324

二、程序控制 327

三、条件控制 330

运用系统理论,改革后勤管理 333

一、根据系统的整体性,认识后勤工作的重要 333

二、根据系统的有序性,提高后勤管理的效能 337

三、根据系统的动态性,加强后勤队伍的建设 342

第九章运用“三论”改革教育宏观管理 346

运用系统理论,改革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346

一、搞好分层授权,保证各司其责 346

二、优化管理机构,形成整体功能 351

三、抓紧信息反馈,加强及时调节 357

运用系统理论,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361

一、多层次多规格…进行合理组合 362

二、既开放又封闭——形成循环网络 364

三、有反馈有调控——保持动态平衡 368

四、又分散又统一——实现整体优化 372

运用三论,改革教育评价 375

一、根据反馈原理,认识教育评价的重要作用 376

二、按照层次原理,确定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382

三、运用整体原理,改革教育评价的方式方法 38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