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东南部石炭纪沉积地质及矿产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东南部石炭纪沉积地质及矿产
  • 张瑛,李耀西,陈宏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1419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3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东南部石炭纪沉积地质及矿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 1

目录 1

第一章区域地层 5

一、地层区划 5

二、地层划分与分布情况 6

(一)地层的划分 6

(二)地层的特征 8

三、研究进展 15

第二章古构造 18

一、基底地质概况 18

(一)基底古构造格局 18

(二)加里东末期的古地理景观 19

(三)基底断裂系统 19

(一)古构造轮廓及古地理位置 20

二、石炭纪的古构造 20

(二)构造单元划分的地球物理资料验证 23

三、古构造单元的划分和特征 23

(一)北方板块(Ⅰ) 26

(二)南方板块(Ⅱ) 27

(三)南海板块(Ⅲ) 30

(四)东南板块(Ⅳ) 31

四、断裂系统 33

(一)板块间断裂 33

(二)陆块间断裂 34

(三)陆块内的同沉积断裂 35

第三章沉积相 39

一、沉积相区的划分 39

(一)下扬子相区(Ⅰ) 40

(二)华南相区(Ⅱ) 41

(四)华北相区(Ⅳ) 43

(五)北淮阳相区(Ⅴ) 43

(三)下扬子—华南过渡相区(Ⅲ) 43

(六)海南相区(Ⅵ) 44

(七)福鼎相区(Ⅶ) 44

二、火成活动 44

(一)侵入岩 44

(二)火山活动 44

三、三大板块区域沉积相的特征及对比 48

四、沉积相区划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50

(一)泥质岩类的微量元素丰度 50

五、沉积相分类 52

(一)大陆相系 52

(二)碳酸盐岩微量元素丰度 52

(二)过渡相系 54

(三)海洋相系 55

六、遗迹相 65

(一)冲积平原相 65

(二)三角洲相 65

(三)碎屑岩潮坪相 68

(四)碳酸盐潮坪相 68

(五)浅水缓坡相 68

(六)较深水缓坡相 69

七、沉积相模式 70

(一)下扬子浅陆表海碳酸盐台地相模式 71

(二)华南冲积—碳酸盐缓坡相模式 71

(三)东南、南海陆棚—盆地相模式 72

一、构造作用和沉积作用 74

第四章沉积盆地的类型和沉积作用特征 74

二、沉积盆地分类 75

三、各类盆地的沉积作用特征 76

(一)克拉通盆地 76

(二)边缘前陆盆地 78

(三)克拉通边缘盆地 78

(四)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79

(五)裂谷盆地 81

第五章岩相古地理 82

一、古陆性质和古地貌 82

二、物源区母岩的性质 83

三、石炭纪古环境分析 84

(一)古盐度 84

(二)古温度、古气候 85

(三)古海水深度 86

(四)古水流方向 87

四、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87

(一)岩关期岩相古地理 88

(二)大塘期岩相古地理 90

(三)威宁期岩相古地理 92

(四)马平期岩相古地理 94

五、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旋回 96

(一)下扬子石炭系四个沉积层序 96

(二)华南广海区域石炭系二个沉积层序 98

(三)华南海边缘永梅坳陷沉积层序 98

(四)中国东南部石炭系沉积层序、海平面变化旋回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对比 99

第六章成岩作用 101

一、碳酸盐成岩环境 101

(三)埋藏成岩作用 103

(二)异化学成岩作用 103

二、碳酸盐成岩作用类型 103

(一)同化学成岩作用 103

三、碳酸盐的成岩作用阶段 104

四、白云岩成因 105

(一)白云岩岩石类型 105

(二)白云岩地球化学性质 107

(三)白云岩成因模式 109

五、去白云化作用和下扬子巨晶灰岩的成因 110

(一)下扬子去白云化巨晶灰岩的分布 110

(二)巨晶灰岩岩性 111

(三)去白云化巨晶灰岩的成因机理 112

六、成岩作用与矿产形成的关系 112

(一)同生成岩期矿产——黄铁矿、赤铁矿、鲕绿泥石 112

(三)表生成岩矿床——铁、锰、金矿 113

(二)晚期、埋藏成岩、近变质成岩矿产——层控铁、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菱铁矿、锰矿 113

第七章沉积和层控矿床 114

一、沉积矿产 114

(一)岩关期沉积铁矿 114

(二)大塘期沉积矿产 115

(三)威宁期沉积矿产 116

二、层控矿床 118

(一)成矿区矿床地质特征 118

(二)控矿条件和成矿作用 125

三、成矿规律 130

参考文献 132

图版说明及图版 13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