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的思想 修订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的思想  修订版
  • (日)沟口雄三著;赵士林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 ISBN:978750474229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78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95页
  • 主题词:思想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的思想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3

第1章 中国的“天”(上)——与日本的比较 3

天的观念形成以前 4

天命观念的形成 5

与古代日本的比较 6

天与政治 7

天的根据性 8

天的条理性 9

日本的天道观与中国的生成调和的天 12

则天去私与道德·理法的天 14

第2章 中国的“天”(下)——从天谴到天理 16

天谴论的形成 16

汉代的天谴论 18

唐代天观的变化 19

北宋天观的变化 21

天理性的天观 22

作为公理的天理 25

第3章 中国的“理”(上)——与日本的比较 27

“理”这个词 27

日本的“理” 29

法与理 31

神与理 33

古学派的理观 34

第4章 中国的“理”(下)——理气世界观 37

“天理”二字 37

理气世界观的诞生 38

理气世界观的结构 40

理气论的展开 42

走向理气一元论 44

天理人欲论的展开 46

肯定人欲的天理 47

作为社会性调和的理 48

情与理 50

第5章 中国的自然 52

日语的“自然” 52

欧语的“自然” 54

中国语的“自然” 55

日语中的“おのづがら”(自然而然) 56

中国的“自然”的展开 58

吕坤的“自然” 59

戴震的“自然” 60

和谐的自然 62

第6章 中国的“公”(上)——与日本的比较 64

公与才ホャケ 64

才ホャケ(“公”)的语源 65

“公”的语源 66

政治领域的才ホャケ与公 68

国家主义的才ホャケ与民族主义的公 69

公立与公有 71

ワタクシ(“私”)与私 72

第7章 中国的“公”(下) 75

天下为公 75

宋代的公 77

明末的公私 78

清末的公私 80

《大同书》 81

多数国民的公与少数专制者的私 82

孙文的“大同” 83

下篇 89

第8章 宋学的兴起 89

所谓“宋学” 89

宋学兴起的背景 91

王安石的改革 93

新体制的秩序观 94

朱子学的形成 96

朱子学的哲学特征 98

第9章 宋学的发展 101

朱子学在日本的发展 101

日本对朱子学的吸收 103

近世社会的特征 104

朱子学的东渐 106

朱子学在日本的变化 108

日本社会中的儒教 110

第10章 阳明学的兴起 112

朱子学的渗透 112

朱子学的体制教条化 114

明初的朱子信徒 115

修正朱子学的动向 116

王阳明的致知格物说 118

新圣人观 119

道德实践的平民化 120

道德实践主体的扩大 121

阳明学兴起的背景 123

第11章 阳明学的发展 125

民众道德的扩展 125

无善无恶论的兴起 127

阳明学所完成的历史作用 129

日本的阳明学 131

大盐中斋的阳明学 132

西乡隆盛的敬天爱人 134

第12章 16—17世纪的转换(上)——君主观的转换 136

与日本的比较 136

明末的君主观 139

新的君主观 140

民的自私自利与皇帝的大私 142

清代的变迁 143

第13章 16—17世纪的转换(下)——田制论的新发展 145

井田论的传统 146

民土观基础上的新田制论 147

明末清初时期的田制论 148

清朝末期的田制论 150

土地国有论与公有论 151

作为中国近代开端的明末清初时期 153

第14章 从清代到近代(上)——从“封建”到地方分权 155

作为时代标志的“封建” 155

明末清初时期的“封建”概念 157

地方官的当地论与地方自治 158

清朝中叶的封建论 159

清末的封建论 160

清末民初的连省自治运动 162

民国的“封建” 163

第15章 从清代到近代(下)——“大同”的近代思想 165

近代政治思想的吸收 165

洋务官僚对议院制的关注 166

设立议院的舆论 168

革命派的兴起 169

辛亥革命与革命之后 171

孙文的三民主义 172

中国“大同”近代思想的特征 174

译后记 17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