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理 初二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北京市重点中学编写组,王瑶,孙嘉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091805X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理 初二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测量的初步知识 1
一、知识结构 1
二、课文重点难点解析及学法指导 1
(一)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
(二)正确使用刻度尺 2
(三)误差 3
三、素质能力目标与要求 3
四、测量的初步知识 5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5
(二)解题指导 7
五、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10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0
(二)解题指导 11
自测试卷一 12
第二章 简单的运动 17
一、知识结构 17
二、课文重点难点解析及学法指导 17
(一)机械运动 17
(二)速度和平均速度 19
(三)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20
三、素质能力目标与要求 21
四、机械运动 22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22
(二)解题指导 22
五、速度和平均速度 24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24
(二)解题指导 25
六、实验:测平均速度 27
七、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27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27
(二)解题指导 28
自测试卷二 32
第三章 声现象 37
一、知识结构 37
二、课文重点难点解析及学法指导 37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37
(二)乐音和乐音的三个特征 38
(三)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38
三、素质能力目标与要求 39
四、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40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40
(二)解题指导 41
五、音调、响度和音色 44
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44
(一)练习题 44
(二)解题指导 45
自测试卷三 46
第四章 热现象 49
一、知识结构 49
二、课文重点难点解析及学法指导 50
(一)温度和温度计 50
(二)熔化和凝固 51
(三)汽化和液化 52
(四)升华和凝华 54
(五)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54
(六)物态变化图 55
三、素质能力目标与要求 55
四、温度计 56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56
(二)解题指导 57
五、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58
(一)练习题 58
(二)解题指导 60
六、熔化和凝固 60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60
(二)解题指导 62
七、蒸发 63
(一)练习题 63
(二)解题指导 65
八、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65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65
(二)解题指导 66
九、液化 67
十、升华和凝华 67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67
(二)解题指导 68
自测试卷四 70
第五章 光的反射 75
一、知识结构 75
二、课文重点难点解析及学法指导 75
(一)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传播速度 75
(二)光的反射和光的反射定律 76
(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77
(四)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反射光线 78
(五)平面镜成像及作图 78
(六)像和影、实像和虚像 79
三、素质能力目标与要求 80
四、光的直线传播 81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81
(二)解题指导 82
五、光的反射 83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83
(二)解题指导 84
六、平面镜 88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88
(二)解题指导 88
自测试卷五 91
第六章 光的折射 96
一、知识结构 96
二、课文重点难点解析及学法指导 96
(一)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规律 96
(二)透镜的光学性质 97
(三)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 98
(四)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00
三、素质能力目标与要求 101
四、光的折射 102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02
(二)解题指导 103
五、透镜 105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05
(二)解题指导 105
六、照相机 109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09
(二)解题指导 109
七、幻灯机、放大镜 110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10
(二)解题指导 111
自测试卷六 112
第七章 质量和密度 118
一、知识结构 118
二、课文重点难点解析及学法指导 118
(一)对质量的认识 118
(二)认识和使用托盘天平 119
(三)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120
(四)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120
(五)正确理解密度公式ρ=m/v 121
(六)密度表的使用和密度单位 121
(七)密度、质量和体积的比例关系 122
(八)密度的测定及密度的应用 123
三、素质能力目标与要求 123
四、质量 124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24
(二)解题指导 124
五、实验:用天平秤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6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26
(二)解题指导 127
六、密度 128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28
(二)解题指导 128
七、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31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31
(二)解题指导 131
八、密度知识的应用 133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33
(二)解题指导 134
自测试卷七 137
第八章 力 142
一、知识结构 142
二、课文重点难点解析及学法指导 142
(一)力的概念 142
(二)力的作用效果 143
(三)力的三要素 144
(四)重力的三要素 144
(五)合力和力的合成 145
三、素质能力目标与要求 145
四、什么是力 146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46
(二)解题指导 147
五、力的测量 148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48
(二)解题指导 148
六、力的图示 150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50
(二)解题指导 150
七、重力 152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52
(二)解题指导 153
八、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55
(一)练习题A与练习题B 155
(二)解题指导 156
自测试卷八 157
综合预测试卷(一) 161
综合预测试卷(二) 167
自测试卷及综合预测试卷参考答案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