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王功中医学 基础与针灸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文王功中医学  基础与针灸
  • 杨启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28483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王功中医学 基础与针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学篇 1

导论 1

第一章 文王气功功法效应的生理基础概述 1

第一节 阴阳经络与练功运气 1

第二节 五行脏腑与养性存元 2

第三节 精气神与炼气调神 4

第二章 阴阳 4

第一节 阴阳的基本概念 5

第二节 阴阳在医学上的运用 7

第一节 五行的基本概念 10

第三章 五行 10

第二节 五行在医学上的运用 13

经络 16

第四章 经络的概念 16

第五章 经脉 18

第一节 正经——十二经脉 18

第二节 奇经——奇经八脉 32

第六章 络脉 39

第一节 十五别络 39

第二节 浮络、孙络 40

脏象 40

第七章 脏象的概念 40

第八章 五脏 41

第一节 心(附:心包络和膻中) 42

第二节 肝 43

第三节 脾 44

第四节 肺 46

第五节 肾(附:命门) 48

第九章 六腑 50

第一节 胆 50

第二节 胃 51

第三节 小肠 51

第六节 三焦 52

第五节 膀胱 52

第四节 大肠 52

第十章 奇恒之腑 54

第一节 脑、髓、骨 54

第二节 脉 55

第三节 女子胞 55

第十一章 内脏之间的联系 56

第一节 五脏之间的联系 56

第二节 六腑之间的联系 57

第三节 五脏与六腑的联系 57

第四节 五脏与五官诸窍的关系 59

第一节 精 61

第十二章 精、气、神 61

第二节 气 64

第三节 神 66

病机 68

第十三章 发病机制 68

第十四章 病因 69

第一节 六淫 69

第二节 七情 73

第三节 饮食劳伤 75

第十五章 辨证 76

第一节 阴阳 76

第三节 寒热 77

第二节 表里 77

第四节 虚实 78

诊法 79

第十六章 望诊 79

第一节 面色和部位 79

第二节 察目 81

第三节 血脉与形态 82

第四节 望舌 83

第十七章 闻诊 84

第十八章 问诊 84

第一节 切脉 85

第十九章 切诊 85

第二节 按诊 89

治则 92

第二十章 治未病 92

第二十一章 标本 93

第一节 标本的意义 93

第二节 标本在治法中的运用 94

第二十二章 立法制方 95

第一节 补法与泻法 95

第二节 逆治法与从治法 96

第三节 因时因地因人施治 98

第四节 气味性能 99

第五节 制约适宜 100

第二篇 针灸学篇 102

上篇经络输穴 102

经络输穴总论 102

第二十三章 经络 102

第二十四章 输穴 102

第一节 输穴的分类 103

第二节 特定穴 105

第三节 十四经输穴主治纲要 107

第四节 输穴的定位与取法 117

经络输穴各论 122

第二十五章 十二经脉 122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122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128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136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147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154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158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164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178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185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190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197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206

第二十六章 奇经八脉(任督)和奇穴 212

第一节 督脉 212

第二节 任脉 219

第三节 奇穴 227

第二十七章 刺法 230

第一节 针具 230

针灸治疗总论 230

下篇针灸治疗 230

第二节 毫针刺法 231

第二十八章 灸法 244

第一节 灸用材料 244

第二节 常用灸法 245

第三节 其他灸法 248

第四节 注意事项 249

附:拔罐法 250

二、头痛 252

一、感冒 252

第二十九章 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252

针灸治疗各论 252

三、牙痛 253

四、扁桃体炎、咽喉炎 253

五、胸痛 254

六、上腹痛 254

七、下腹痛 255

八、关节痛 255

九、咳嗽 256

十、支气管哮喘 257

十一、腹泻、腹胀 257

十二、便秘 257

十五、呃逆 258

十四、胃下垂 258

十三、呕吐 258

十六、胃肠功能紊乱 259

十七、腓肠肌痉挛 259

十八、头颈颤动 259

十九、下颌关节炎 259

二十、偏瘫 259

二十一、贫血 260

二十二、阳萎、遗精 260

二十三、遗尿 260

二十七、阑尾炎 261

二十六、前列腺炎 261

二十五、尿路感染 261

二十四、尿潴留 261

二十八、失眠 262

二十九、癔病 262

三十、精神分裂症 262

三十一、癫痫 263

三十二、昏迷、休克 263

三十三、痉挛 263

三十四、面神经麻痹 263

三十五、面神经痉挛 264

三十六、近视 264

三十八、青光眼 265

三十七、结膜炎、角膜炎 265

三十九、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 266

四十、早期白内障 266

四十一、视神经萎缩 266

四十二、迎风流泪 266

四十三、鼻炎 266

四十四、乳腺炎 267

四十五、扭伤 267

四十六、落枕 268

四十七、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 268

四十九、小儿麻痹 269

四十八、百日咳 269

五十、小儿消化不良 270

五十一、月经不调 270

五十二、痛经 270

五十三、子宫脱垂 271

五十四、妊娠呕吐 271

五十五、甲状腺肿 271

五十六、疟疾 272

五十七、耳鸣、耳聋 272

附录 273

杂病奇针歌 27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