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仪全传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严如平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0441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陈仪(1883~1950)-生平事迹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陈仪全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革命先驱(1883-1923) 1
一、少年立志救国 负笈东渡学军 3
二、毅然入光复会 誓言革命反清 8
三、中华民国建立 出任浙府司长 11
四、抵制复旧势力 远避政治旋涡 13
第二章 主政浙江(1924-1926) 19
一、出任浙一师长 只为力弭兵祸 21
二、向往国民革命 遣使赴赣谒蒋 24
三、欣任浙江省长 谋求和平自治 27
四、虚名北伐军长 历史教训沉重 32
第三章 赴欧考察(1927-1928) 39
一、隐避动荡政局 安然悠游林下 41
二、受命赴欧考察 寻求他山之石 43
三、憧憬美好未来 力陈诸多建言 46
第四章 执掌军务(1928-1933) 53
一、深为蒋氏器重 执掌军政部务 55
二、身为武将智囊 参建国防体系 61
三、严格机关秩序 任劳任怨尽职 63
四、参与对日妥协“弹劾”不了了之 69
五、再负和谈使命 主张放弃党权 72
六、特立独行其是 新政学系之疑 75
第五章 主政福建(1934-1941) 79
一、受命赴任主闽 肩负蒋氏期许 81
二、精心物色人才 组建省府机关 89
三、创新人事管理 厘清行政制度 94
四、赴台访问取经 以期偏安一角 103
五、奉行民生主义 开展各项建设 115
六、保护左翼人士 支持抗日文化 129
第六章 前线抗日(1937-1941) 141
一、发扬爱国精神 坚持持久抗战 143
二、省府内迁永安 全力支援前线 152
三、争夺丢失国土 策反投敌伪军 158
四、适应战时需要 强化统制经济 168
五、田赋征实先行 公沽制度受困 175
六、误解民生主义 实行国家主义 180
七、难敌反对势力 离职不舍八闽 187
第七章 陪都岁月(1942-1945) 205
一、为求有所作为 拍案怒向孔氏 207
二、徒有虚名累累 不甘无所事事 214
三、筹划台湾回归 网罗各种人才 219
四、全面了解台情 确定特殊政体 229
第八章 接管台湾(1945-1947) 241
一、接受日本投降 掌控全台军政 243
二、自行印发台币 建立财税体制 257
三、接管日占敌产 恢复发展维艰 264
四、力求政治宽松 撤去驻台军队 272
五、袪除“皇民”毒素 传承中华文化 276
第九章“二二八”案(1947.2-1947.5) 283
一、缉私导致惨案 应对难以奏效 285
二、三次广播讲话 和平解决无望 291
三、同意立宪自治 周旋各派之间 298
四、让步留有底线 弹压连着清乡 309
五、只叹政策中断 离台并无悔意 336
六、探求事件成因 偶然中之必然 341
第十章 深沉反思(1947.6-1948.6) 349
一、广闻博览新知 分辨国共是非 351
二、时局急剧变化 与汤谋议反蒋 358
三、拒绝蒋氏敦请 不愿再为冯妇 361
四、受任出仕浙省 图谋握有实力 365
五、各方均表赞同 决心受命赴任 366
第十一章 再主浙省(1948.6-1949.2) 371
一、自言倦鸟归林 力创政坛新风 373
二、遏止警特暴政 维护民众安宁 380
三、期盼耕者有田 实施土地改革 388
四、努力多做实事 造福桑梓黎民 391
第十二章 策划反蒋(1948.7-1949.2) 399
一、民主党派策动 志同道合者众 401
二、接受中共策反 心仪和平起义 407
三、轻信汤氏假言 亲笔手书密函 413
四、汤逆向蒋告密 起义功败垂成 418
第十三章 血荐轩辕(1949.2-1950.6) 437
一、被监囚居斗室 亲友难以施救 439
二、放逐台湾秘禁 犹如老僧人定 448
三、雄心壮志难酬 以我血荐轩辕 453
四、忠奸泾渭分明 英名永垂青史 463
结语:生命的绝唱:“人死,精神不死” 471
附录 477
一、陈仪生平大事纪年 477
二、陈仪家世简表 481
三、参考文献和引征书目 482
后记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