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1年“南海1号”考古试掘报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2011年“南海1号”考古试掘报告
  •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刘志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1984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55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64页
  • 主题词:南海-沉船-考古发掘-发掘报告-阳江市-南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11年“南海1号”考古试掘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发掘工作的说明 刘志远 1

背景资料的介绍 卜工 5

一、一个偶然的发现,成就了“南海Ⅰ号”重见天日的必然结果 6

二、新理念、新思路、新境界——从传统水下考古到整体打捞 8

三、组织保障、科技支撑,多学科融合——从遐想到科学 10

四、下沉井,穿底梁,坐气囊——从海底到水宫 12

五、整体打捞的里程碑意义 16

六、辉煌仍将继续 18

试掘过程的回顾 余万勤 19

一、硬件设施的准备 20

二、划区分组 21

三、钎探触摸 22

四、探方布设 23

五、淤泥清理 24

六、提取样品 26

七、测量绘图 28

八、收集文物 29

九、探方回填 30

铝制探方的运用 王志杰 31

一、铝制硬式探方的规格 32

二、铝制硬式探方的连接 34

三、铝制硬式探方的布设 35

四、铝制硬式探方的改进 35

五、铝制硬式探方的优劣 38

淤泥堆积的分析 罗斌 39

一、淤泥堆积的概述 40

二、淤泥堆积的检测与分析 43

三、淤泥堆积显示的问题 45

出水器物的介绍 罗俊雄 47

船首位置的研究 陈波 91

一、以船壳板为线索寻找船首位置 92

二、探方内船体现象分析 93

三、船首位置分析及初步结论 101

四、结语 104

水晶宫环境的现状 林唐欧 105

一、水体状况的分析 106

二、沉箱的现状 111

公众考古的理念 黎飞艳 115

一、边发掘边展示 116

二、不断改进提高视觉效果的措施 120

三、搞好“三个互动”,考古学大众化的进程 121

隔舱板意义的启示 许鹏 125

一、水密隔舱的发展 126

二、隔舱板的特性 127

三、水下考古发现的隔舱板举例 128

四、隔舱板在水下沉船考古中的意义 132

附录 135

附录1:“南海Ⅰ号”沉船第二次试掘申请 136

附录2:“南海Ⅰ号”沉船第二次试掘方案 137

一、“南海Ⅰ号”沉船的基本情况 137

二、前期调查和准备 137

三、发掘项目时间表 137

四、“南海Ⅰ号”沉船第二次试掘项目的说明和学术目的 138

五、“南海Ⅰ号”沉船第二次试掘方案 139

六、文物保护方案 143

七、人员组成及分工 145

八、宣传计划 146

九、经费来源及数额(略) 147

十、发掘期间的遗址管理和保护措施 147

十一、安全措施 147

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148

十三、报告编写、出版计划 148

值得珍藏的记忆(后记) 卜工 14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