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新型荧光化学敏感器的合成及性质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解宏智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139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 新型荧光化学敏感器的合成及性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文献综述 1
摘要 1
第一部分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分子识别 2
一、结构和性质 2
Abstract 3
二、包结配合物的形成和表征 3
三、环糊精的选择性化学修饰 5
四、环糊精内腔中的光物理性质 6
五、功能化的环糊精及其在分子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13
六、小结 23
一、阴离子识别的接受体部分 24
第二部分 对阴离子物种的分子识别 24
(一)正电荷型接受体 25
(二)电中性阴离子主体 31
二、在有机介质中的配位作用 35
三、有机磷酸盐和核苷酸盐的配合作用 36
四、小结 39
五、设计用于阴离子识别的荧光化学敏感其的可行性 39
参考文献 43
本工作的研究设想 54
1.1.1 仪器 56
1.1 实验部分 56
1.1.2 试剂 56
第一章 二甲氨基查尔酮修饰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分子识别作用 56
引言 56
1.1.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7
1.2.4 所用客体分子的结构 60
1.1.5 荧光光谱测量 60
1.2 结果与讨论 60
1.2.1 查尔酮衍生物的溶致变色效应 60
1.2.2 主体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包结”行为的研究 62
1.2.3 主体化合物对环状分子的识别作用 63
1.2.4 主体化合物对线状长链分子的识别作用 64
1.2.5 主体化合物DMAC-CD对客体分子的识别机制 68
小结 69
参考文献 69
2.1 实验部分 70
2.1.1 仪器与试剂 70
第二章、化学修饰环糊精在不同醇/水混合溶剂中包结行为的研究 70
引言 70
2.1.2 操作步骤 71
2.2 结果与讨论 71
小结 79
参考文献 79
第二章 查尔酮修饰β-环糊精与过渡金属离子间相互作用 80
引言 80
3.1 实验部分 81
3.1.1 合成和表征 82
3.1.2 稳态荧光光谱测量 82
3.2 结果与讨论 83
3.2.1 稳态荧光光谱研究查尔酮衍生物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83
3.1.3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测量荧光寿命 83
3.2.2 稳态荧光光谱研究查尔酮修饰的β-环糊精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87
3.2.3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测量结果 90
小结 93
参考文献 93
第四章、多足化合物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及pH对其荧光的影响 94
引言 94
4.1 实验部分 94
4.1.1 仪器与试剂 94
4.1.2 合成与表征 94
4.1.3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95
4.1.4 时间分辨荧光测量 95
4.2.1 稳态荧光测量结果 96
4.2 结果与讨论 96
4.2.2 时间荧光分辨测量结果 99
小结 101
参考文献 101
第五章、多足开链尿基化合物与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102
引言 102
5.1 实验部分 102
5.1.1 主体化合物 102
5.1.2 实验方法 103
5.2 结果与讨论 104
5.2.1 阴离子客体诱导主体化合物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变化 104
5.2.2 阴离子客体诱导主体化合物1HNMR谱的变化 107
5.2.3 主客体配合物的配位比、稳定常数、及配合方式 108
小结 111
参考文献 112
第六章、多足开链硫脲类化合物与阴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113
引言 113
6.1 实验部分 113
6.1.1 仪器与试样的合成 113
6.1.2 实验方法 115
6.2 结果与讨论 115
6.2.1 阴离子客体诱导主体化合物吸收光谱变化 115
6.2.2 主客体相互结合的1HNMR谱研究 118
6.2.3 主客体配位物的化学计量比和稳定常数 118
6.2.4 主客体配合物合理的结构 119
小结 121
参考文献 123
第七章、取代1-萘酚基多足胺衍生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 124
引言 124
7.1 实验部分 124
7.1.1 试剂和处理 124
7.1.2 合成和表征 125
7.2 结果与讨论 127
7.2.1 溶剂效应 127
7.2.2 pH效应 130
7.2.3 多足化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132
小结 136
参考文献 136
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137
致谢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