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物玛幅(I44C004004) 比例尺1:250000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物玛幅(I44C004004)  比例尺1:250000
  • 陈玉禄,张宽忠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53268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178页
  • 主题词:区域地质-地质调查-调查报告-中国;区域地质-地质调查-调查报告-藏北地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物玛幅(I44C004004) 比例尺1:250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1

第二节 自然经济地理状况 1

一、位置与交通 1

二、山川与河流 2

三、气候与植被 2

四、人文与经济 2

第三节 地质矿产研究程度 3

第四节 工作概况 5

一、踏勘与设计阶段 5

二、野外调查阶段 5

三、综合整理及报告编写阶段 5

第五节 质量评述 7

一、质量监控 7

二、工作方法 7

三、控制程度 8

四、质量评述 8

第二章 地层 9

第一节 石炭系及二叠系 13

一、冈底斯—腾冲地层区 13

二、南羌塘地层分区 17

第二节 三叠系 21

第三节 侏罗系 24

一、班公湖—怒江地层区 24

二、物玛地层分区 26

三、南羌塘地层区 28

第四节 侏罗系—白垩系 30

一、冈底斯—腾冲地层区 30

二、班公湖—怒江地层区 32

第五节 白垩系 33

一、冈底斯腾冲地层区 34

二、羌塘地层区 38

第六节 古近系—新近系 40

一、冈底斯腾冲地层区 40

二、羌塘地层区及班公湖—怒江地层区 41

第七节 第四系 43

一、第四纪地层主要剖面 43

二、地层划分及成因类型 48

第三章 岩浆岩 50

第一节 蛇绿岩 50

一、蛇绿岩带地质特征 52

二、蛇绿岩岩石学特征 56

三、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 59

四、蛇绿岩区域对比 74

五、蛇绿岩时代及成因 76

第二节 中酸性侵入岩 77

一、侵入岩岩石序列的划分 78

二、侵入岩的基本特征 78

三、侵入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 90

第三节 脉岩 92

一、基性岩脉 92

二、中性岩脉 92

三、酸性岩脉 92

第四节 火山岩 93

一、概述 93

二、火山岩岩石特征 94

三、火山机构与火山岩相 105

四、火山岩构造环境 109

第四章 变质岩 113

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 114

一、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岩 114

二、俯冲带变质岩 117

第二节 接触变质岩 118

一、接触变质岩石特征 118

二、接触变质相及变质作用时间 119

第三节 动力变质岩 119

一、碎裂岩系列 120

二、糜棱岩系列 121

第四节 气-液蚀变岩 122

第五节 变质作用序列 122

第五章 构造及地质发展史 124

第一节 构造单元划分 124

第二节 构造单元特征 125

一、主构造边界特征 125

二、羌塘—昌都陆块 130

三、班公错—怒江结合带 133

四、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块 136

第三节 构造变形相及变形序列 144

一、构造变形相 144

二、构造变形序列 145

第四节 新构造活动特征 148

一、新构造活动特征 148

二、新构造活动与高原隆升 150

第五节 地质发展史 152

一、稳定陆壳形成阶段(Pz) 152

二、裂解拉张阶段(T3—J2) 152

三、挤压汇聚阶段(J3—K1) 153

四、碰撞造山阶段(K2—N) 154

五、高原隆升阶段(N—Q) 154

第六章 结语 156

一、取得主要地质成果 156

二、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 158

主要参考文献 159

图版说明及图版 16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