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课程三维目标下的教师素质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课程三维目标下的教师素质
  • 刘春梅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7012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中小学-教师-修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课程三维目标下的教师素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思路 1

第一节 世界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 2

一、与时俱进的课程观 2

二、多价教育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5

三、以课程决策均权化为核心的课程政策变革 8

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构建 9

五、面向现代化的课程内容 10

六、优化课程结构 12

七、课程实施注重教学效益 13

八、建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 15

第二节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思路与基本理念 16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6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19

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0

附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摘录) 35

附二: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41

第二章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51

第一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三维目标 52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 52

二、三个维度目标之间的关系 55

三、三维目标的特点 57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原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的比较 63

附一:《生物课程标准》与生物教学大纲的比较 70

附二:对生物课程的课程目标的分析 73

附三:案例:“走遍美国”魔力三部曲 75

第三章 新课程三维目标下的课堂教学 77

第一节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分析 77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 79

二、传统课堂教学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81

三、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82

第二节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86

一、新课堂新要求 88

二、新课堂美好蓝图的描绘 109

三、新课堂教学的七个策略 144

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 148

五、避免走入误区,促进三维目标的落实 154

附一: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法” 158

附二:教师设计完一节课后的十个反思 159

附三:新课堂教学案例 165

第四章 构建三维目标下的教师素质结构 184

第一节 有关教师素质及其结构的研究 185

一、国内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 185

二、国外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 193

第二节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扮演的七种角色 196

一、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与诱导者 196

二、教师是学生智商、情商、道德商的培育者 199

三、教师是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机会的创造者 204

四、教师是课堂学习情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208

五、教师是自由、民主、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者 212

六、教师是学生学习潜能、独特个性的开发者 214

七、教师是学生良好习惯、优良品德的塑造者 218

第三节 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所要求的教师素质 221

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结构的灵魂 221

二、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师素质结构的理性支点 237

三、创造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 242

四、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师素质结构的基础 256

五、新的能力的养成是教师素质结构的主体 278

六、情感智力应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317

附:经典教育案例 322

第五章 构建新型的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体系 328

第一节 政府服务,为教师发展保驾护航 328

一、健全教师教育制度,为教师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29

二、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 329

三、改进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发展 331

四、提高教师地位和经济待遇 332

第二节 改革教师教育,为教师发展做好奠基工作 334

一、加强教师职前教育——师范教育的建设,加大改革力度 338

二、健全教师职后继续教育 348

三、整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形成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61

第三节 中小学要抓好校本教研,充当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363

一、怎样开展说课活动 364

二、怎样开展听课活动 371

三、怎样开展评课活动 377

四、怎样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383

五、怎样开展课题研究 389

六、怎样撰写教育案例 399

七、怎样撰写教学反思 407

八、怎样撰写教育论文 411

第四节 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反思性实践者 417

一、学习与反思:新课改的需要 418

二、让学习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418

三、多方努力,提高教师反思水平 419

附一:说课稿 421

附二:教学案例 425

附三:教育案例 432

附四:教学反思 433

参考书目 441

后记 44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