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隐攻击性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内隐攻击性研究
  • 周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80745805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73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攻击行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隐攻击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3

第一章 攻击性的涵义 3

第一节 传统攻击性的界定与分类 3

一、传统攻击性的界定 3

二、传统攻击性的分类 4

第二节 内隐攻击性的提出和界定 6

一、内隐攻击性的界定 7

二、内隐攻击性的分类 8

第二章 攻击性的研究方法 10

第一节 传统攻击性的研究方法 10

一、实验室行为测量 10

二、非实验方法 14

第二节 基于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15

一、内隐联结测验 16

二、内隐联结测验的变式 18

三、启动任务 20

四、斯特鲁普任务的变式 22

五、事件相关电位 23

第三章 攻击性的理论 27

第一节 传统攻击性的理论 27

一、认知新联结理论 27

二、社会学习理论 28

三、脚本理论 29

四、兴奋转移理论 29

五、社会互动理论 30

六、通用攻击模型 30

第二节 内隐攻击性的理论基础 35

第四章 攻击性的影响因素 37

第一节 个体因素 37

一、特质 37

二、性别 38

三、信念 38

四、态度 39

五、评价 39

六、长期目标 39

七、脚本 40

第二节 情境因素 40

一、攻击线索 40

二、激惹 40

三、挫折 41

四、疼痛和不适 41

五、成瘾物质 41

六、诱因 41

第三节 生理因素 42

一、攻击的生化和内分泌相关因素 42

二、攻击的神经遗传学相关因素 47

三、攻击行为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50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55

第五章 对内隐攻击性的验证 55

实验一 运用眼动指标探测内隐攻击性 56

1.前言 56

2.方法 56

3.结果 57

4.讨论 59

实验二 运用信号检测论探测内隐攻击性 61

1.前言 61

2.方法 62

3.结果 62

4.讨论 64

第六章 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的关系 68

实验三 运用实验性分离范式探测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 70

1.引言 70

2.方法 71

3.结果 72

4.讨论 74

实验四 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的实证性因素分析 75

1.目的 75

2.方法 75

3.结果 76

4.讨论 79

第七章 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因素 81

实验五 阈下攻击启动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82

1.引言 82

2.方法 83

3.结果 85

4.讨论 86

实验六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88

1.引言 88

2.方法 89

3.结果 91

4.讨论 100

第八章 内隐攻击性的信息加工特点及机制探索 104

实验七 内隐攻击性的ERP研究 104

1.引言 104

2.方法 106

3.结果 109

4.讨论 124

第三部分 总结 135

第一节 研究回顾 135

一、研究背景回顾 135

二、实验部分回顾 137

第二节 创新之处 141

一、新视角:多水平多维度 141

二、新方法:紧跟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融合的趋势 142

三、新结论:内隐攻击性的定义、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142

第三节 局限与展望 143

附录 145

参考文献 151

后记 17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