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代中医 临床医论选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历代中医  临床医论选
  • 林慧光,杜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51320601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878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898页
  • 主题词:中医学:临床医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代中医 临床医论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科篇 3

第一章 外感病证 3

1.感冒 3

2.外感发热 11

3.湿阻 26

4.疟疾 28

第二章 肺病证 43

1.咳嗽 43

2.哮病 64

3.喘证 68

4.肺胀 77

5.肺痿 79

6.肺痈 83

7.肺痨(痨瘵) 88

附:传尸痨 98

第三章 心脑病证 104

1.心悸 104

2.胸痹心痛 116

3.眩晕 126

4.中风病 131

5.不寐 142

附:健忘 147

6.痴呆 147

7.痫病 149

8.癫病 158

9.狂病 163

第四章 脾胃病 169

1.胃痛 169

附:胃脘痛 175

2.痞满 179

3.腹痛 184

4.呕吐 191

附:吐酸 201

附:嘈杂 203

5.呃逆 205

6.噎膈 213

附:反胃 222

7.泄泻 224

8.痢疾 238

附:霍乱 252

9.便秘 255

10.虫病 265

第五章 肝胆病证 269

1.黄疸 269

2.胁痛 277

3.鼓胀 285

第六章 肾膀胱病证 293

1.水肿 293

2.淋证 306

附:尿浊 317

3.癃闭 318

4.关格 322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326

1.郁病 326

2.血证 337

3.痰饮 363

4.汗证 377

5.消渴 387

6.内伤发热 395

7.虚劳 405

8.积聚 422

9.厥证 435

10.瘿瘤 444

第八章 经络肢体病证 448

1.头痛 448

2.痹病 455

3.痉病 465

4.痿病 469

5.颤震 476

6.腰痛 478

外科篇 491

第一章 疮疡病 491

1.疖 492

1.1 暑疖 492

1.2 蝼蛄疖 492

1.3 发际疮 492

1.4 坐板疮 493

2.疔疮 493

2.1 颜面部疔疮 495

2.2 印堂疽 495

2.3 颧疔 496

2.4 鼻疔 497

2.5 唇疔 497

2.6 蛇眼疔 497

2.7 蛇头疔 497

2.8 虎口疔 498

2.9 足底疔 498

2.10 红丝疔 498

2.11 烂疔 498

2.12 疫疔 499

3.痈 499

3.1 颈痈 499

3.2 腋痈 501

3.3 脐痈 501

3.4 臂痈 501

3.5 手发背 502

3.6 臀痈 503

3.7 委中毒 503

3.8 足发背 504

4.疽 506

4.1 脑疽 506

4.2 天柱疽 509

4.3 发背 509

4.4 搭手 511

4.5 附骨疽 512

4.6 环跳疽 513

5.流注 514

6.丹毒 516

6.1 抱头火丹 517

6.2 腿游风 517

7.走黄和内陷 517

8.发颐 519

9.瘰疬 520

10.流痰 522

10.1 龟背痰 522

10.2 肾俞虚痰 523

10.3 附骨痰 523

10.4 鹤膝痰 523

10.5 穿拐痰 524

10.6 蜣螂蛀 525

第二章 乳房疾病 526

1.乳头破裂 526

2.乳痈 526

3.乳疽 527

4.乳发 528

5.乳劳 528

6.乳漏 529

7.乳癖 529

第三章 瘿 531

第四章 瘤 533

1.气瘤 533

2.肉瘤 534

3.血瘤 535

4.筋瘤 535

5.脂瘤 535

6.骨瘤 536

第五章 岩 537

1.舌岩 537

2.茧唇 537

3.失荣 538

4.石疽 538

5.乳岩 539

6.肾岩 541

7.肾子岩 541

第六章 外伤疾病 543

1.烧伤 543

2.冻伤 543

3.毒蛇咬伤 544

4.破伤风 545

第七章 周围血管病 546

1.脱疽 546

2.青蛇毒 547

3.臁疮 548

第八章 疝 549

第九章 肛肠疾病 553

1.痔 553

2.肛痈 555

3.肛瘘 556

4.脱肛 557

5.脏毒 558

妇科篇 563

第一章 月经病 563

1.月经病(总论) 563

2.月经先期 575

3.月经后期 577

4.月经先后无定期 579

5.月经过多 580

6.月经过少 580

7.经期延长 582

8.崩漏 583

9.闭经 587

10.痛经 590

11.经行发热 594

12.经行身痛 595

13.经行吐衄 596

14.经来狂言谵语 596

15.年老经断复来 597

第二章 带下病 598

第三章 妊娠病 606

1.恶阻 606

2.妊娠腹痛 610

3.胎漏 610

4.胎动不安 615

5.堕胎、小产 617

6.胎痿不长 621

7.子死腹中 622

8.子满 622

9.子肿 623

10.子晕 624

11.子痫 624

12.子嗽 625

13.子淋 626

14.转胞 626

15.难产 627

第四章 产后病 629

1.产后血晕 629

2.产后腹痛 632

3.产后发热 634

4.产后小便不通 636

5.产后小便淋痛 636

6.产后身痛 637

7.产后恶露不绝 638

8.产后汗证 638

9.缺乳 639

10.产后乳汁自出 640

11.产后恍惚 641

12.产后虚羸 643

第五章 妇科杂病 645

1.癥瘕 645

2.不孕症 648

3.阴痒 653

4.阴疮 653

5.阴脱 655

6.妇人脏躁 657

儿科篇 661

第一章 肺系病证 661

1.感冒 661

2.咳嗽 665

3.哮喘 672

4.乳蛾 676

第二章 脾系病证 677

1.鹅口疮 677

附:口疮 677

2.滞颐 679

3.泄泻 679

4.痢疾 683

5.厌食 686

6.疳证 687

7.积滞 693

8.呕吐 696

9.腹痛 701

第三章 肝系疾病 705

1.惊风 705

2.痫证 709

第四章 心系病证 715

1.紫癜 715

2.血证 715

3.汗证 717

4.躁扰 719

5.夜啼 720

6.龟胸、龟背 721

第五章 肾系病证 724

1.遗尿 724

2.尿频 725

3.解颅 725

4.水肿 727

5.消渴 731

6.淋证 731

7.五迟 733

8.五软 735

第六章 时行疾病 737

1.麻疹 737

2.奶麻 739

3.丹痧 739

4.瘾疹 740

5.水痘 741

6.痄腮 746

7.顿咳 747

8.受热厥逆 748

9.疫毒痢 749

第七章 新生儿疾病 750

1.胎黄 750

附:黄疸 750

2.脐风 752

3.胎怯 755

4.百晬嗽 756

5.胎热 756

6.五硬 757

7.赤游丹 758

8.脐湿、脐疮 760

9.脐血 761

10.脐突 761

第八章 寄生虫病 762

1.蛔虫病 762

2.蛲虫病 764

3.绦虫病 764

4.癖积 764

5.疟疾 765

第九章 其他病证 768

1.小儿暑热 768

2.疰夏 768

3.丹毒 769

4.奶癣 770

男科篇 773

1.阳痿 773

2.阳强 776

3.阴缩 778

4.阴肿 780

5.囊痈 782

6.遗精 787

7.不育 798

8.子痈 803

9.脱囊 804

10.筋瘤 804

11.淋浊 804

耳鼻咽喉口腔科篇第一章 耳 809

1.耳疖、耳疮 809

2.旋耳疮 809

3.耳瘘 809

4.耳郭痰包 810

5.耳胀耳闭 810

6.脓耳 811

7.黄耳伤寒 813

8.耳鸣耳聋 813

9.耳眩晕 815

10.耵耳 816

第二章 鼻 817

1.鼻疔 817

2.鼻疳 817

3.伤风鼻塞 818

4.鼻塞 819

5.鼻槁 820

6.鼻干 820

7.鼻鼽 820

8.鼻渊 821

9.鼻息肉 822

10.鼻衄 823

11.鼻异物 825

12.鼻损伤 825

第三章 咽喉 827

1.喉痹 827

2.乳蛾 827

3.喉痈 828

4.喉癣 828

5.喉喑 829

6.急喉风 830

7.白喉 831

8.鼾眠 831

9.梅核气 831

10.喉咳 832

11.烂喉丹痧 833

第四章 口齿 834

1.牙痛 834

2.牙痈 837

3.牙咬 837

4.牙宣 838

5.口疮 839

6.口糜 839

7.唇风 840

眼科篇 843

第一章 眼睑病 843

1.风赤疮痍 843

2.针眼 843

3.胞生痰核 844

4.睑弦赤烂 845

5.睥急紧小 845

6.目劄 845

7.风牵出睑 846

8.沙眼 846

9.上胞下垂 847

第二章 两眦病 848

1.冷泪证 848

2.漏睛 848

3.赤脉传睛 849

4.胬肉攀睛 851

第三章 结膜病 853

1.暴风客热 853

2.天行赤眼 853

3.天行赤眼暴翳 854

4.赤丝虬脉 854

5.粟疮 855

6.金疳 855

7.白睛溢血 856

8.神水将枯 856

第四章 角膜病 857

1.白涩证 857

2.聚星障 857

3.痘疮入眼 858

4.凝脂翳 859

5.花翳白陷 860

6.黄液上冲 861

7.黑翳如珠 862

8.蟹睛 863

9.正漏 863

10.混睛障 864

11.风轮赤豆 864

12.木疳 864

13.暴露赤眼生翳 865

14.赤膜下垂 血翳包睛 865

15.宿翳 866

16.旋螺尖起 867

17.偃月侵睛 868

第五章 葡萄膜病 869

1.瞳神紧小 869

2.瞳神干缺 870

第六章 青光眼 871

1.绿风内障 871

2.青风内障 873

第七章 晶状体病 875

1.圆翳内障 875

2.惊振内障 87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