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天府天籁 成都道教音乐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天府天籁  成都道教音乐研究
  • 刘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043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道教-宗教音乐-研究-成都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天府天籁 成都道教音乐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写在前面 1

第一章 道教音乐概论 6

第一节 道教音乐的概念 6

一、道内说 6

二、道外说 8

第二节 概说道教音乐 8

一、道教音乐的由来与发展 9

二、道教音乐的基本特色 11

三、道教音乐分类 12

四、道教音乐流派 13

五、道教音乐形式 15

六、道教音乐谱辑 17

第三节 “音乐”与“道教音乐” 19

第二章 成都道教音乐概论第一节 成都道教概述 24

第二节 成都道教音乐的概念及地理分布 27

第三节 成都道教音乐的历史及文化背景 28

第四节 成都道教音乐流布的重点宫观 30

一、青城山 30

二、青羊宫 31

第三章 成都道教音乐与《全真正韵》第一节 产生于成都二仙庵的《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 37

一、《道藏辑要》的编撰 37

二、《道藏辑要》与早期《全真正韵》整理 44

第二节 全真道与《全真正韵》 49

第三节 《全真正韵》的起源 62

一、四川说 62

二、陕西说 82

三、江浙说 96

四、北京说 110

五、湖北说 119

六、河南说 124

第四章 《全真正韵》的沿革与发展第一节 从《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的板法谈起 130

一、《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中的三星记谱板法与过板 130

二、清代流行的七星板 134

三、现在通行的花板 135

四、唯有陕甘通行的铙钹板法 135

五、《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中为何没有铙钹板记载 136

六、《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中为何没有鼓板记载 138

第二节 从《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的形成谈《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之演变 139

一、《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的形成 139

二、早期《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版本 144

三、现通行的《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的两种版本 151

四、《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与正一道教 155

第三节 从全真戒学科仪形式看《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与成都广成韵的相互影响 162

第四节 《全真青玄济炼铁罐施食全集》与《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 165

第五节 从全真高功学之传授与流传分析《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的几个主要流派 173

一、以京、陕、甘、宁、豫、鲁等为主流的北派 173

二、以湖北武当为主流的中派 187

三、以上海、江浙为主流的南派 203

四、以四川成都为主流的西南流派 207

第六节 成都二仙庵《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传流后形成的几个特色 212

一、陕甘的朝天铙钹水泼不进 212

二、上海、武汉的飞板鱼子快马难追 214

三、江浙的风雷鼓点万马奔腾 215

第七节 成都二仙庵《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与现存全真道乐的几个版本 217

一、全真正韵与《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56首经韵 217

二、闵智亭传唱《全真正韵谱辑》与《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 223

三、江至霖与《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 226

四、现流传的全真223条经韵 227

第五章 成都道教音乐与其他地区道教音乐的比较第一节 “十方韵”与“地方韵” 232

第二节 与成都道教音乐相关系的“地方韵” 239

一、北京韵 240

二、东北新韵 242

三、武当韵 244

四、陕北白云山韵 252

五、浙江韵 258

六、龙门洞本山韵 264

七、河南韵 265

八、崂山音 267

九、兰州韵 273

第三节 成都道教音乐与各地道教音乐传承关系探讨 274

一、成都道教音乐与湖北“武当韵”的关系 275

二、成都道教音乐与北京白云观经韵音乐的关系 278

三、成都道教音乐与陕西“十方韵”的关系 281

四、成都道教音乐与“浙江韵”的关系 283

第六章 现行成都道教音乐形态概述第一节 道乐流派 288

一、静坛派 288

二、行坛派 292

第二节 道乐形式 297

一、声乐唱诵 297

二、器乐演奏 301

第三节 风格与特点 307

一、南韵(广成韵) 307

二、北韵(全真正韵) 311

第七章 成都道教音乐的宗教文化分析第一节 道教仪式类别与道教音乐层次划分 320

第二节 道乐层次与道核心的亲疏关系 356

第三节 时空、人员结构与道乐的生成关系 369

一、人员结构 369

二、时空结构 370

第八章 成都道教音乐的音乐文化分析第一节 成都道教音乐的地方音乐文化特征 377

一、地方戏曲音乐的关系 377

二、与地方曲艺音乐的关系 379

三、与地方佛教音乐的关系 380

四、与地方歌舞音乐的关系 380

五、与地方民间歌曲的关系 381

六、与地方器乐曲牌的关系 381

第二节 成都道教音乐地方音乐文化特征成因分析 382

一、民俗活动的因素 382

二、道士身份多重性的因素 383

三、宗教宣传与民众信仰的因素 384

四、地理环境与语言因素 384

五、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素 385

第三节 成都道教音乐的古蜀音乐文化特征 386

一、古蜀文化与道教音乐文化 387

二、张孔山道人与古曲《流水》 401

三、成都道乐与洞经音乐 402

第九章 当今成都道教音乐第一节 当今成都道教文化现象 408

一、成都举办的“道教文化节” 408

二、成都道教音乐文化展演 409

第二节 成都道教音乐文化的传统继承及其现代发扬 416

参考书目 424

后记 42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