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洼县耕地地力评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大洼县耕地地力评价
  • 大洼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80233973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5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84页
  • 主题词:耕作土壤-土壤肥力-土壤调查-大洼县;耕作土壤-质量评价-大洼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洼县耕地地力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洼县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1

第一节 自然概况 1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

二、土壤的形成因素 3

第二节 农业生产概况 5

第二章 土地与耕地土壤概况 6

第一节 土地资源概况 6

第二节 耕地土壤分类及分布 7

一、水稻土 10

二、草甸土 16

三、盐土 18

四、沼泽土 19

第三章 耕地地力调查 20

第一节 耕地地力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20

第二节 调查过程及方法的选取 20

一、布点原则 20

二、技术支持 20

三、布点方法 21

四、采样方法 21

第三节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22

一、分析项目 22

二、测定方法 23

三、分析质量控制 23

第四章 耕地地力评价简介及资料准备 24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的目的、意义 24

一、耕地地力评价的目的 24

二、耕地地力评价的意义 24

第二节 相关文件 25

第三节 基本原理 25

第四节 资料准备 26

一、图件资料 26

二、数据及文本资料 28

三、资料处理 28

第五节 人员培训 29

第六节 经费筹集 29

第五章 耕地地力评价数据库建立 30

第一节 准备工作 30

一、系统数据源 30

二、系统设计的技术路线 30

第二节 耕地地力评价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 31

一、主界面设计 31

二、电子地图设计 32

第三节 数据库主要功能简介 36

第六章 耕地地力评价 37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的主要技术流程 37

第二节 确定耕地地力评价指标 38

一、选择评价指标的原则 38

二、选取评价指标 39

第三节 确定评价单元 39

第四节 评价单元赋值 40

一、点位图 41

二、矢量图 41

三、等值线图 41

第五节 单因素指标评价法原理及其表达 41

一、模糊评价法基本原理 41

二、单因素指标评语表达 42

第六节 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 44

一、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44

二、判断矩阵标度 45

三、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45

第七节 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 49

第七章 耕地地力等级划分结果 50

第一节 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50

第二节 评价结果检验 51

第三节 耕地地力等级分类汇总 52

一、各等级地力分类汇总 52

二、各等级地力分述 53

第八章 耕地土壤现状与变化 56

第一节 不同耕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56

第二节 不同村耕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56

第三节 25年来耕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59

一、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情况 59

二、土壤氮素的变化情况 60

三、土壤磷素的变化情况 60

四、土壤钾素的变化情况 61

第九章 耕地地力建设和改良利用分区上的对策与建议 67

第一节 耕地地力建设方面 67

第二节 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67

第三节 土壤改良利用区划 68

一、东南沿河轻盐亚区 68

二、中北内地中盐亚区 68

三、西南沿海重盐亚区 69

四、南部辽滨轻盐亚区 69

五、西北赵圈河中盐亚区 69

六、盐碱土的利用和改良 70

第十章 耕地地力评价成果及建议 72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成果 72

一、文字成果 72

二、图件成果 72

三、数据表格成果 72

四、数据库 72

第二节 成果建议 73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各农用地生产潜力 73

二、调整作物布局,合理轮作倒茬 73

三、分区土壤养分管理,实现配方施肥产业化 73

四、运用GIS技术,实现土壤资源信息管理数字化 74

参考文献 7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