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说文》学流别考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20世纪《说文》学流别考论
  • 张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3839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说文-研究-流派-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说文》学流别考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前编 现代《说文》学的前期(1900—1949) 11

第一章 超越前代的传统派 15

第一节 正确认识、评价章黄 15

第二节 章氏《说文》研究的特色 17

第三节 黄侃对章氏《说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25

第四节 章黄学派的历史贡献 27

第五节 造就章黄《说文》学的根本原因 29

第六节 章黄《说文》学可商榷之处 31

第二章 继起的章黄弟子 35

第一节 吴承仕(1884—1939) 35

第二节 钱玄同(1886—1939) 38

第三节 沈兼士(1886—1947) 41

第三章 独辟蹊径的今证派 47

第一节 王懿荣(1845—1900) 49

第二节 孙诒让(1848—1908) 51

第三节 罗振玉(1866—1940) 54

第四节 王国维(1877—1927) 56

第五节 郭沫若(1892—1978) 60

第四章 异军突起的纂集派 62

第一节 《诂林》编纂的起因 62

第二节 《诂林》编纂的特色 63

第三节 《诂林》编纂的价值 66

第四节 《诂林》的不足 66

第五节 《诂林》的影响和研究 68

第六节 丁氏的其他著述 69

第五章 卓跞出人的会通派 72

第一节 杨氏的主要论著 72

第二节 杨氏研究《说文》的方法 74

第三节 杨氏《说文》学的主要贡献 77

第四节 杨氏《说文》学的不足 82

第五节 杨氏学的研究 84

第六章 发展前进的六书疏证派 87

第一节 马氏写作《疏证》的缘起 87

第二节 马氏《疏证》的成就与特色 90

第三节 马氏《疏证》的成功经验 95

第四节 马氏《疏证》的不足 97

第五节 马氏《疏证》的影响及其他著述 99

第七章 其他诸家 102

第一节 传统字源派 102

第二节 重建六书派 107

第三节 《说文》学史派 113

第四节 其他研究 117

本编小结 124

后编 现代《说文》学发展时期(1949—2001) 129

第一章 述中有作的新传统派 132

第一节 陆王之学——章黄学统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 132

第二节 陆王的主要著述 133

第三节 陆王的研究方法 135

第四节 陆王之学的主要贡献 139

第五节 陆王之学的成因 147

第六节 陆王之学的可商榷处 149

第一节 陆氏重要的师兄弟 152

第二章 陆氏的同门及门下弟子 152

第二节 陆氏弟子及再传弟子 160

第三章 由事及理的新综述派 174

第一节 理法型 174

第二节 教材型 189

第四章 努力登攀的新注疏派 201

第五章 独树大纛的新文化派 212

第六章 后出转精的新古文字学派 225

第七章 推陈出新的新词汇派 238

第八章 不断创新的新六书派 249

第九章 后来居上的新段注派 261

第十章 其他研究 280

第一节 形体研究 280

第二节 徐锴、戴侗研究 288

第三节 部首、学术史等 299

本编小结 323

全书结语 32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