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事件 记忆 叙述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事件  记忆  叙述
  • 孙江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2757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社会史学-世界-年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事件 记忆 叙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阅读沉默:后现代主义、新史学与中国语境(代序) 孙江 1

目录 1

一、历史、叙述与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2

二、从“新史学”到“新新史学” 9

三、中国语境:“新史学”的坎坷之路 16

四、迈向新社会史的尝试 24

——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下层民众、改良精英与政治文化 王笛 32

引言 32

街头政治 32

政治·事件的阅读方法 32

一、公共政治舞台与唤起民众 34

二、街头的“革命仪式” 38

三、市民的自卫 42

四、民众的不同政见与日常反抗 45

五、结论 49

抵制美货与社会运动——1905—1906年中国人民抵制美货运动研究 王冠华 61

引言 61

一、集体行动中的多种动机及其交互作用 61

二、美国的排华法与抵制美货运动的两个源头 65

三、上海总商会通电抵制美货 67

四、抵货的动员和准备 70

五、“不定”?“不用”?——抵货之实施 74

六、结论 79

江西山区的地方精英与共产主义革命 韦思谛 撰 王笛 译 85

一、寻乌县和江西山区  85

二、山区精英的分层  87

三、精英权力和冲突  92

四、精英革命者的影响网络  96

五、地方精英和革命的起源  101

六、结论  105

一、一起人命案  114

被展示的尸体 上田信 撰 王晓葵 译  114

二、视线的交汇  116

三、事件的类型学  120

四、作为武器的尸体  123

五、危险的尸体  125

六、作为“即兴表演”的事件  130

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中的“暴力” 田海 撰 计秋枫 译  134

引言  134

一、解决精英阶层的冲突的暴力  135

二、远离身体  139

三、“武”的文化表现  142

四、控制他人  146

记忆·象征·认同 158

岳飞庙:创造公共记忆的“场” 黄东兰  158

一、岳飞记忆:叙述与回想的接点  158

二、岳飞庙的象征空间  160

三、石碑上的岳飞:记忆与忘却的二律背反  166

四、结论:公共记忆的断裂与接续  172

祖先的张力:流动的同姓集团与社会记忆——东南汉族的事例 麻国庆  178

一、人类学研究中的祖先祭祀与社会结构  178

二、汉族传统社会的联宗与同姓  181

三、当代东南汉族社会的同姓结合  185

四、结语  187

想象的血——异姓结拜与记忆共同体的创造 孙江  190

一、模拟亲属:宗族社会的自我/他者  190

二、歃血结盟的理念型  193

三、异姓结拜与歃血结盟  196

四、创造记忆共同体  203

五、结语  208

疾病与医疗空间 216

北京地区“四大门”信仰与“地方感觉”——兼论京郊“巫”与“医”的近代角色之争 杨念群  216

一、民间信仰、宇宙观和“地方感觉”  216

二、“四大门”宗教秩序的非身份化特征  219

三、顶香看病的个体化特征与社会秩序的维系  237

四、“四大门”与草泽铃医:传统乡村医生角色的模糊性  244

五、“巫”与“医”的现代之争:一个乡村医生的生活史  251

六、社会控制机制的转变与“地方感觉”的城乡差异  262

七、结论  272

社会史研究动态 284

海峡两岸中国医疗社会史研究述论 余新忠  284

一、历史学的失语与科技史取向的限度  285

二、海峡两岸研究的兴起与概况  286

三、研究的意义、内容与可能  291

一、现代日本中国史研究中的田野调查  300

田野调查与中国历史研究 森正夫 撰 黄东兰 译  300

二、以往的田野调查及其影响  302

三、在长江三角洲市镇从事田野调查——挫折与发现  305

四、历史研究和田野调查所孕育出的课题  307

五、结语  310

日本的社会史研究 山本幸司 撰 朱庆葆 译  314

一、社会史的特质  314

二、社会与国家关系:产生社会史研究的背景  315

三、前近代的再发现  317

四、社会史研究对日本史的影响  318

编后语 孙江  32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