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过荒原 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走过荒原  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
  • 李新宇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4587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5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随笔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走过荒原 1990年代中国文坛观察笔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自序  1

远去的红帆  1

疲惫中的流变 5

启蒙文学的尴尬境地 9

渴望什么? 12

被动的存在与苟活的哲学 15

“零度介入”与作家的情感态度 21

主体性的失落与人的萎缩 26

自嘲与认命 29

浮躁的超越及其危害 30

保卫孤独——文学家人格修养之一 33

拒绝归宿——文学家人格修养之二 37

抵抗衰老——文学家人格修养之三 40

留住梦境——文学家人格修养之四 43

动人处都是人的光辉——读《中国诗星佳作 万物咏叹》 47

“走下圣坛”与再造神像 52

“青春无悔”老调的背后 54

衰老与不成熟 58

《心灵史》:张承志的精神朝圣之旅 59

新时期文学的分水岭 62

文学的现状与误区 65

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坛新态势 68

告别“广场”,回归“岗位” 72

王朔的挑战 74

关于雅文学、俗文学与通俗文学 77

《浮城》:梁晓声的忧思 79

休息与养气 82

真正的作家 85

直面废墟 88

警惕“先锋” 90

转向之后的文学 92

再说文学的转向 96

逃逸的路向 99

荒原上的抵抗 101

废墟上的呼喊 103

人文精神讨论观感 108

“后殖民主义”与反西方思潮 114

“后现代”的文化姿态 122

王蒙的态度 126

失语与多嘴 130

关于《金光大道》重印引起的争论 132

文学“新状态” 136

如此“知识分子”? 140

先锋的退却与逃避 143

也说主体性的衰落 146

再说浮躁的超越 148

告别深度之后的“个人” 151

欲望的合法性与文学表现的不完整性 154

后现代的“抹平策略” 157

废墟上的平面化 159

电视剧《三国演义》观感三则 161

“民间”:新的话题及其误区 167

三种话语及其复杂关系 172

再说三种话语的关系 175

抵抗者:可疑的根据地 179

如何认识今日大众? 185

是谁破坏了“日常生活”? 188

新都市文学观感(一) 191

新都市文学观感(二) 194

女性文学的新态势 198

这个时代的文学批评 204

懒汉的理想与超越的捷径 207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意识 209

“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 212

新生代作家标本之一:朱文 214

文学:应该承受生命之重 217

关于“个人话语” 219

读邱华栋的小说 222

读唐颖的小说 230

读张欣的小说 236

市场经济与人的自由 239

无题观感五则 242

如何面对国有企业的困境 245

当下文学究竟需要什么? 248

一个新现象 251

是“现实主义”的“冲击波”吗? 253

道德拯救的幻想及其危害——以谈歌的创作为例 256

如此“理想主义”——仍以谈歌为例 261

《驶出欲望街》:市场面前的新姿态 264

《红楼 黑街》:当代政治经济学叙事 267

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270

都市民间与乡土民间 274

在精神的废墟上 277

思想文化新潮扫描 281

文学精神下滑的三个标志 284

看法学家分析《秋菊打官司》 289

“后现代”的威胁 292

消解哪里的中心? 295

“精神呼唤”观感 297

新市民小说研究资料之一:“市民社会” 300

新市民小说研究资料之二:“民间/市民范式” 302

小说标题的几组拼接 305

王小波的意义 306

《思痛录》:一代人的反省与告别 317

关于“断裂”的感想 328

前现代的“问题”与后现代的“主义” 333

电视剧《水浒传》观感二则 335

孩子们的表演能力 340

牛二的子孙 342

追求与守护 345

断裂与传承 348

关于批评的宽容与不宽容 351

由《抉择》所想到的 353

由王蒙所想到的 356

新生代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资源问题 360

新左派文艺批评抽样考察 362

皇帝崇拜与奴才意识——《雍正王朝》观感三则 367

思想界对《雍正王朝》的批评 373

在昆德拉与哈维尔之间 379

文学不应放弃价值评判 386

世纪末文坛对鲁迅的挑战 392

诗界论争:“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 399

剧本《切 格瓦拉》及其反响观感 409

“新左派”眼中的鲁迅   421

“无产者写作”质疑   427

由《上海宝贝》所想到的   432

戏剧的困境与“精品工程”的难题   435

关于反省与忏悔——徐有渔的声音   440

穿越遮蔽与拒绝遗忘   445

如何面对新的世纪   44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