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文教育文化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语文教育文化学
  • 曹明海,陈秀春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4542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汉语-教育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文教育文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绪论:在语文的奥空中拨寻星亮 1

第一章 语文教育的文化本质 8

第一节 语文与文化的存在关系 9

一、文化的内涵:文化即“人化” 9

二、语文教育:文化的生命机制 15

第二节 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与情致 18

一、语文:一种文化的构成物 18

二、整化:语文性质观的生成 25

第三节 语文学习:与文化对话的活动 30

一、语文学习的文化层次 30

二、语文学习的文化价值取向 34

第二章 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 37

第一节 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功能 39

一、唤醒功能:唤起文化意识的觉醒 40

二、认知功能: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 41

三、陶冶功能:净化心灵情感价值观 43

四、创造功能:激发文化的创造行为 44

第二节 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开拓 46

一、转变学习态度和语文思维模式 47

二、发掘课内外教材文本文化资源 50

三、诱发学生文化审美欲望与需求 53

第三节 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设计 57

一、树立语文教育文化过程观 57

二、注重课程设计的文化渗透 60

三、把握教学过程的文化构成 63

四、加强教学策略的文化体现 66

第一节 语文教育:文化的建构活动 73

第三章 语文教育与文化精神 73

一、文化精神建构的使命 74

二、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 75

三、对教学活动的潜制约 80

第二节 教学主体:文化精神的构成 82

一、动态性:文化精神的流变特质 82

二、复合性:文化精神的多质结构 85

第三节 文化嬗变:教学价值的选择 90

一、唤醒主体个性的解放 90

二、激发当代意识的自觉 92

第四章 语文教育与民族文化 94

第一节 语文教育的民族文化根源 94

一、语文与民族文化积淀 95

二、语文教育的民族特性 99

三、语文教育与民族情感 105

第二节 语文教育的民族文化透视 107

一、仁智双修:语文教育的建构性 108

二、学思结合:语文教育的探究性 111

三、知行统一:语文教育的生活化 114

第三节 语文教育的民族文化反思 117

一、语文教育与民族文化式微 117

二、语文教育与民族文化觉醒 123

三、全球化语境下的语文教育 127

第五章 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 135

第一节 课程范式转换及其文化影响 135

一、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 136

二、从“现代”到“后现代” 138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文化透视 144

一、课程作为文化:一个动态过程 145

二、课程作为工具:课程文化的封闭 146

三、课程文化建构:本体文化的回归 149

第三节 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属性 156

一、整合性: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 156

二、体验性:生命意义的超越与升华 159

三、理解性:文化建构中的视野融合 163

第四节 语文课程的文化使命 167

一、语文课程的生命形态:一种价值取向观 167

二、语文课程的过程模式:一种文化过程观 170

三、语文课程的超越品质:一种文化反思观 176

第六章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设 179

第一节 语文教材的文化特质 179

一、人类文化的载体和传承工具 180

二、文化的构成:对象化的文化存在 181

三、一种独立而特殊的文化现象 184

第二节 语文教材文化建设新理念 189

一、对文化传承工具观念的反拨与批判 190

二、萌生于多种理论方法的融贯与整合 192

三、对语文教材文化本性的恢复与彰显 194

第三节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 197

一、人本化教材:由知识本位走向人格本位 197

二、整合化教材:由板块割裂走向板块融合 199

三、生活化教材:把教材还原为生活的经验 200

四、活动化教材:将静态结构化为动态结构 202

第七章 语文教学哲学新视野 204

第一节 视野融合的阅读教学解释学 204

一、“视野融合”的教学原理与理论建构 205

二、“视野融合”的对话本质与理论探讨 212

三、“视野融合”与阅读教学的对话策略 219

一、阅读价值论与方法论的变革与分析 233

第二节 接受理论的阅读教学美学 233

二、接受理论与方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239

三、接受理论下的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247

第八章 语文陶冶化教学追求 252

第一节 语感教学:强化言语的体验和感受 252

一、语感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253

二、语感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260

第二节 审美教学:体悟语文情韵美的构成 272

一、审美途径:拨动美感琴弦 272

二、审美方法:开启美的智慧 277

第九章 语文体验式教学探究 284

第一节 体验与体验教学的本质 284

一、体验的本质 284

二、读写教学与体验 286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过程 289

第二节 体验式阅读教学新秩序 289

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296

第三节 体验式作文教学新思路 300

一、体验式作文教学的透视 301

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设计 310

第十章 语文教育智慧的生成 317

第一节 生成基础:文化与经验的积淀 318

一、语文教育智慧的文化根源 319

二、语文教学经验的内化建构 320

第二节 生成结构:多维因素的复合体 322

一、智力智慧:知能的整合 322

二、道德智慧:教化与关怀 323

三、情感智慧:教学动力源 324

主要参考文献 326

后记 32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