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发展观论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科学发展观论纲
  • 鲍宗豪,张华金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39656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社会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发展观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发展观的科学视野 1

一、发展理念的伟大创新 1

序 1

二、发展的世界眼光 4

三、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的新纪元 7

第一章 中国古代与近代的发展观 14

一、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思想 14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发展理论 20

三、明末清初时期的发展理论 22

四、中国近代思想家的发展观 25

一、古希腊、罗马思想家的发展观 30

第二章 西方古代与近代的发展观 30

二、欧洲中世纪思想家的发展观 34

三、16—18世纪欧洲思想家的发展理论 38

四、欧洲近代思想家的发展观 43

第三章 现代西方的发展观 49

一、现代西方发展理论的勃兴 49

二、从“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发展 56

三、“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60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64

一、马克思的“社会”概念 64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论 67

三、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发展论” 71

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现代的发展 76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86

一、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86

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92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97

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 100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的维度(Ⅰ) 104

一、物质文明的内涵 104

二、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 106

三、物质生活是社会物质文明的重要内容 110

四、科学发展观的物质文明维度 114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的维度(Ⅱ) 119

一、发展的政治文明尺度 119

二、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 123

三、发展与民主政治 128

四、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文明维度 135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的维度(Ⅲ) 140

一、精神文明的内涵 140

二、当代中国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142

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148

四、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文明维度 152

一、科学发展观与人类决策实践 158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Ⅰ) 158

二、决策的社会价值评价 166

三、科学决策的社会价值体系 174

四、科学决策与可持续发展 177

第十章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Ⅱ) 182

一、“统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182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五个统筹” 187

三、实践科学发展观与群众观、人才观 193

四、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检验 196

第十一章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 202

一、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02

二、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209

三、循环经济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15

第十二章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改革 220

一、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 220

二、改革、稳定与社会发展 226

三、改革与社会利益整合 233

第十三章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区域社会发展 239

一、科学发展观与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 239

二、全球化与中国区域社会发展 243

三、社区与中国区域社会发展 249

第十四章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城市化 254

一、发展的全球视野与中国的城市化 254

二、区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融合 259

三、中国城市化的全球效应 264

第十五章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国际竞争力 273

一、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273

二、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276

三、21世纪中国国际竞争力战略 282

第十六章 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87

一、“小康社会”解读 287

二、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估 291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97

四、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02

一、现代化追求中的“误区” 307

第十七章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 307

二、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化发展模式 309

三、科学理性地“率先”实现现代化 315

第十八章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322

一、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视角 322

二、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32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全面发展 330

四、新世纪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334

附录一 上海市“科教兴市”综合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338

附录二 社会预警指标体系的选择及其应用 350

附录三 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367

后记 39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