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与岩溶地下水系统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郭纯青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9087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06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15页
- 主题词:岩溶-地质环境-研究;岩溶水-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与岩溶地下水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 1
1 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与岩溶水地下系统 1
1.2 脆弱性与成灾性 3
1.3 成灾作用 5
1.4 小结 7
参考文献 7
2 岩溶地下水系统 8
2.1 一般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 8
2.1.1 整体性 9
2.1.2 质能转换性 9
2.1.3 自身的调整性 9
2.4 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的“源” 10
2.4.1 降雨 10
2.2 岩溶地下水系统分类 10
2.3 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的效应 10
2.4.2 非岩溶区的地表水、地下水 13
2.4.3 人工蓄水、引水水利工程的渗漏及灌溉水的回渗 14
2.4.4 地表水的倒灌 14
2.5 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的“流” 14
2.6 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的“场” 15
2.7 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的“径” 16
2.8 岩溶地下水系统水流运动的“蓄”和“排” 16
参考文献 17
2.9 小结 17
3 岩溶地下水系统研究方法 18
3.1 研究方法概述 18
3.2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 19
3.3 研究方法 20
3.3.1 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20
3.3.2 九步建模法 20
3.3.3 取象比类法 21
3.4 小结 22
参考文献 22
4.1.1 岩溶管道水系统与岩溶地下河系统含水介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特征 24
4.1 岩溶管道水系统与岩溶地下河系统的基本特征 24
4 岩溶管道水系统与岩溶地下河系统基本特征及数学物理表述 24
4.1.2 岩溶管道水系统和(或)岩溶地下河系统的水流特征 28
4.2 岩溶管道水系统和(或)岩溶地下河系统数学物理基本研究方法 33
4.2.1 表征体元(R.E.V.)分析 33
4.2.2 岩溶管道水系统和(或)岩溶地下河系统的数学物理方法 34
4.2.3 岩溶管道水系统和(或)岩溶地下河系统的物理模拟思路 36
4.3 岩溶管道水系统和(或)岩溶地下河系统物理模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8
4.3.1 岩溶管道水系统和(或)岩溶地下河系统物理模拟模型 38
4.3.2 物理模拟基本原理 41
4.4 物理模拟数据采集监控系统 44
参考文献 45
4.4.1 物理模拟模型数据采集子系统 45
4.4.2 物理模拟模型的数据监控子系统 45
5 岩溶管道水系统与岩溶地下河系统物理模拟模型设计及模拟方法 47
5.1 物理模拟模型设计 47
5.1.1 岩滩电站库区板文岩溶地下河系统物理模拟模型 48
5.1.2 百龙滩水电站库区地苏岩溶地下河系统物理模型 50
5.2 蓄水介质的模拟方法和技术 53
5.2.1 百龙滩水电站库区 54
5.2.2 岩滩水电站库区 55
5.3.1 管道流量——水位曲线分析 56
5.3 岩溶管道水流的等效管束组合模拟 56
5.3.2 岩溶管道的等效管束组合模拟 57
5.3.3 不同的切换管道及其特征 58
5.3.4 认识及结论 61
5.4 数学(物理)模拟计算中的降雨补给处理 62
5.4.1 有效降雨和无效降雨 62
5.4.2 滞后作用 65
5.4.3 降雨强度对补给的作用 69
5.4.4 降雨的均匀性 69
5.4.5 结论 70
5.5 管道流量及阻力参数 70
5.6.1 百龙滩库区模拟试验结果 71
5.6 岩溶管道型地下水系统物理模拟的应用 71
5.6.2 岩滩库区模型预报 77
5.6.3 岩溶管道阻力参数 78
参考文献 79
6 岩溶管道水系统与岩溶地下河系统物理模拟的应用 81
6.1 北山铅锌黄铁矿岩溶管道突水的治理 81
6.1.1 岩溶水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 81
6.1.2 物理模拟模型的建立 84
6.1.3 模型识别与结果分析 87
6.1.4 模型预测及治理对策 90
6.2.1 试验场岩溶管道水系统水文地质特征 92
6.2 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物理模拟 92
6.2.2 S31物理模拟模型建立 93
6.2.3 模型识别与结果分析 95
6.3 岩溶管道水系统与岩溶地下河系统物理模拟问题的讨论与结论 97
6.3.1 等效管道参数的物理意义 97
6.3.2 关于等效水箱的等效性讨论 100
6.3.3 等效水箱设置的一些问题 101
6.4 结论意见 102
6.4.1 成果与主要认识 102
6.4.2 物理模拟模型存在问题与建议 103
6.5 结束语 104
参考文献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