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史:1952-2012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史:1952-2012
  • 郝翔,王焰新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ISBN:978756252960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348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中国地质大学-校史-1952~2012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地质大学史:1952-201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北京地质学院(1952—1970) 1

第一章 初创时期的北京地质学院 2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高等地质教育与院系调整 2

第二节 组建北京地质学院 3

第三节 充实师资队伍 7

第四节 完善教学体系 8

第五节 学习苏联经验 11

第六节 注重实践教学 12

第七节 重视科学研究 14

第八节 建立党群组织 16

第二章 在曲折中探索前进 18

第一节 整风反右运动 18

第二节 调整领导班子 20

第三节 “大跃进”与教育大革命 21

第四节 做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 23

第五节 贯彻《高教六十条》 25

第六节 紧抓教学工作 26

第七节 开展科学研究 28

第八节 繁荣文艺社团 30

第九节 发展体育运动 31

第十节 “以阶级斗争为纲” 33

第三章 学院奉命整体外迁 35

第二篇 湖北地质学院(1970—1974) 39

第四章 更名湖北地质学院 40

第五章 坚持开展教学科研 42

第一节 坚持教育教学 42

第二节 培养工农兵学员 45

第六章 历尽艰辛定址武汉 47

第一节 恢复领导机构 47

第二节 再次选址 48

第三节 定址武汉 50

第三篇 武汉地质学院(1974—1987) 53

第七章 顾全大局迁至武汉 54

第一节 迁校前的准备 54

第二节 “八八”电报指示 55

第三节 第一辆专列到汉 56

第八章 众志成城描绘蓝图 57

第九章 重建期间艰苦办学 62

第十章 拨乱反正重获生机 64

第一节 工作重心逐步转移 64

第二节 恢复高考首次招生 67

第三节 师资力量恢复壮大 67

第四节 恢复成为重点大学 68

第五节 再次要求回迁北京 69

第六节 成立北京研究生部 70

第七节 国际交流日益活跃 75

第八节 迎来“科学的春天” 77

第十一章 新时期的改革探索 81

第一节 创新教育改革思路 81

第二节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83

第三节 科技工作再上台阶 85

第四节 获批试办研究生院 88

第五节 体育工作再创辉煌 90

第六节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92

第七节 干部培训蓬勃开展 94

第四篇 中国地质大学(1987—2012) 97

第十二章 转型期的全面发展 98

第一节 组建中国地质大学 98

第二节 正式建立研究生院 102

第三节 跨入“211工程”行列 104

第四节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108

第五节 庆祝建校40周年 110

第六节 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111

第十三章 新世纪的阔步前进 121

第一节 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 121

第二节 确立发展战略与目标 122

第三节 教育教学常抓常新 125

第四节 队伍建设扎实推进 130

第五节 平台建设实现突破 131

第六节 学科专业特色突显 133

第七节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134

第八节 国际合作更上一层 136

第九节 “数字地大工程”建设 137

第十节 基层党建有声有色 138

第十一节 服务西部建功立业 142

第十二节 庆祝建校50周年 143

第十四章 历史新起点与跨越 145

第一节 部部共建与十一五规划 145

第二节 学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48

第三节 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150

第四节 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 161

第五节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164

第六节 国际合作交流深入推进 168

第七节 管理服务保障日趋完善 172

第八节 党建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177

第九节 跨越式发展再谱新篇章 186

第五篇 发展中的各学院 193

地球科学学院 194

资源学院 195

材料与化学学院 196

环境学院 198

工程学院 199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201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202

经济管理学院 203

外国语学院 204

信息工程学院 205

数学与物理学院 207

珠宝学院 208

公共管理学院 209

计算机学院 210

体育课部 211

艺术与传媒学院 212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3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15

国际教育学院 216

第六篇 院士风采 217

附录 244

后记 26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