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华为系列丛书 HCNA实验指南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苏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7745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69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184页
- 主题词:企业内联网-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华为系列丛书 HCNA实验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HCNA入门课程实验 3
第1章 设备管理基础 3
1.1 实验一:VRP命令行基础 3
1.1.1 背景介绍 3
1.1.2 实验目的 4
1.1.3 实验拓扑 4
1.1.4 实验环节 5
1.2 实验二:VRP系统管理基础 13
1.2.1 背景介绍 13
1.2.2 实验目的 13
1.2.3 实验拓扑 13
1.2.4 实验环节 13
1.3 实验三:VRP系统的备份与升级 20
1.3.1 背景介绍 20
1.3.2 实验目的 20
1.3.3 实验拓扑 20
1.3.4 实验环节 20
1.4 总结 32
第2章 交换技术基础 33
2.1 实验一:生成树协议(STP)的配置 33
2.1.1 背景介绍 33
2.1.2 实验目的 33
2.1.3 实验拓扑 34
2.1.4 实验环节 34
2.2 实验二: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的配置 39
2.2.1 背景介绍 39
2.2.2 实验目的 39
2.2.3 实验拓扑 39
2.2.4 实验环节 39
2.3 总结 42
第3章 路由技术 43
3.1 实验一:静态路由基础 43
3.1.1 背景介绍 43
3.1.2 实验目的 43
3.1.3 实验拓扑 43
3.1.4 实验环节 44
3.2 实验二:RIP(路由信息协议) 48
3.2.1 背景介绍 48
3.2.2 实验目的 48
3.2.3 实验拓扑 48
3.2.4 实验环节 48
3.3 实验三: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55
3.3.1 背景介绍 55
3.3.2 实验目的 55
3.3.3 实验拓扑 56
3.3.4 实验环节 56
3.4 总结 73
第4章 常用应用层协议 75
4.1 实验一:DHCP协议 75
4.1.1 背景介绍 75
4.1.2 实验目的 75
4.1.3 实验拓扑 76
4.1.4 实验环节 76
4.2 实验二:FTP协议 80
4.2.1 背景介绍 80
4.2.2 实验目的 80
4.2.3 实验拓扑 80
4.2.4 实验环节 81
4.3 实验三:远程管理协议之Telnet 85
4.3.1 背景介绍 85
4.3.2 实验目的 85
4.3.3 实验拓扑 85
4.3.4 实验环节 85
4.4 实验四:远程管理协议之SSH 87
4.4.1 背景介绍 87
4.4.2 实验目的 87
4.4.3 实验拓扑 87
4.4.4 实验环节 87
4.5 总结 90
下篇 HCNA进阶课程实验 93
第5章 交换技术进阶 93
5.1 实验一:链路聚合技术 93
5.1.1 背景介绍 93
5.1.2 实验目的 93
5.1.3 实验拓扑 93
5.1.4 实验环节 94
5.2 实验二:VLAN的配置 96
5.2.1 背景介绍 96
5.2.2 实验目的 96
5.2.3 实验拓扑 96
5.2.4 实验环节 97
5.3 实验三:杂合(Hybrid)接口的配置 100
5.3.1 背景介绍 100
5.3.2 实验目的 101
5.3.3 实验拓扑 101
5.3.4 实验环节 101
5.4 实验四:杂合(Hybrid)接口的简单应用 102
5.4.1 背景介绍 102
5.4.2 实验目的 103
5.4.3 实验拓扑 103
5.4.4 实验解法 104
5.4.5 实验验证 105
5.5 实验五:杂合(Hybrid)接口的复杂应用 105
5.5.1 实验拓扑 105
5.5.2 实验解法 107
5.5.3 实验验证 107
5.6 实验六:GVRP的配置 108
5.6.1 背景介绍 108
5.6.2 实验目的 108
5.6.3 实验拓扑 108
5.6.4 实验环节 109
5.7 实验七:VLAN间路由 112
5.7.1 背景介绍 112
5.7.2 实验目的 113
5.7.3 实验拓扑 113
5.7.4 实验环节 114
5.8 总结 118
第6章 广域网技术 119
6.1 实验一:HDLC的配置 119
6.1.1 背景介绍 119
6.1.2 实验目的 119
6.1.3 实验拓扑 119
6.1.4 实验环节 120
6.2 实验二:PPP认证的配置 122
6.2.1 背景介绍 122
6.2.2 实验目的 122
6.2.3 实验拓扑 122
6.2.4 实验环节 123
6.3 实验三:帧中继的配置 125
6.3.1 背景介绍 125
6.3.2 实验目的 125
6.3.3 实验拓扑 126
6.3.4 实验环节 126
6.4 实验四:PPPoE的配置 130
6.4.1 背景介绍 130
6.4.2 实验目的 131
6.4.3 实验拓扑 131
6.4.4 实验环节 131
6.5 实验五:静态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 135
6.5.1 背景介绍 135
6.5.2 实验目的 135
6.5.3 实验拓扑 135
6.5.4 实验环节 136
6.6 实验六:动态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 140
6.6.1 背景介绍 140
6.6.2 实验目的 140
6.6.3 实验拓扑 140
6.7 总结 143
第7章 常用安全技术 145
7.1 实验一:访问控制列表(ACL)的配置 145
7.1.1 背景介绍 145
7.1.2 实验目的 146
7.1.3 实验拓扑 146
7.1.4 实验环节 146
7.2 实验二:IPSec VPN的配置 151
7.2.1 背景介绍 151
7.2.2 实验目的 152
7.2.3 实验拓扑 152
7.2.4 实验环节 152
7.3 实验三:GRE的配置 161
7.3.1 背景介绍 161
7.3.2 实验目的 162
7.3.3 实验拓扑 162
7.3.4 实验环节 162
7.4 总结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