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语言学简史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功龙,徐桂秋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海出版社
- ISBN:780669878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汉语-语言学史-古代-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语言学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性质 1
二、参考书目 4
三、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研究现状 5
四、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特点 8
五、研究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任务和意义 14
六、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分期问题 16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语言研究 25
第一节 先秦诸子的语言理论 25
(一)孔子及其正名说 26
(二)老子及其“名”、“实”说 31
(三)墨子及语言交际功能说 33
(四)荀子与先秦语言哲学理论的总结 35
第二节 训诂学的萌芽 38
(一)从内容上来说 39
(二)从方式方法上来说 41
第三节 注解语法 45
第四节 《尔雅》 46
(一)《尔雅》是什么性质的书 47
(二)《尔雅》作者及其年代 49
(三)《尔雅》的内容及体例 50
(四)《尔雅》的价值 52
(五)《尔雅》的释义方式 55
(六)《尔雅》的局限性 60
(七)《尔雅》对后世的影响 61
第二章 两汉时期的语言研究 64
第一节 经学与两汉语言研究 64
第二节 两汉语言研究概况 66
第三节 汉代的文字学 67
(一)许慎写《说文解字》的原因 68
(二)许慎的生平 69
(三)许慎与当代学术 70
(四)《说文解字》的内容与体例 73
(五)《说文解字》的释义方式 76
(六)《说文解字》的贡献 81
(七)《说文解字》的局限性 85
(八)《说文解字》的影响 86
第四节 训诂学 87
(一)《释名》 87
(二)《小尔雅》 97
(三)毛亨、郑玄的传注训诂学 99
第五节 方言学 108
(一)《方言》的内容及体例 110
(二)《方言》的贡献及其影响 113
(三)《方言》的局限性 116
第六节 汉代音韵学的萌芽 117
(一)譬况法 117
(二)读如、读若 118
(三)直音法 119
(四)反切法 120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研究 122
第一节 语言研究概况 123
第二节 文字学研究 124
(一)晋代吕忱的《字林》 124
(二)南朝梁顾野王的《玉篇》 125
第三节 音韵学研究 128
(一)汉语声纽的研究 129
(二)汉语声调的研究 131
第四节 训诂学研究 133
(一)《广雅》 133
(二)郭璞及其专书训诂 135
(三)传注训诂研究 139
第四章 隋唐宋时期的语言研究 142
第一节 概况 142
第二节 文字学研究 144
(一)规范文字应用的辞书 145
(二)《说文》学的著作 150
(三)“右文”说 160
(四)金石文字的研究 162
第三节 音韵学研究 165
(一)《切韵》系韵书 166
(二)字母之学 172
(三)等韵学的产生 174
(四)古音学 183
第四节 训诂学研究 185
(一)陆德明和《经典释文》 186
(二)玄应、慧琳的《一切经音义》 189
(三)陆佃和《埤雅》 192
(四)罗願和《尔雅翼》 194
(五)《类篇》 196
(六)孔颖达及其《五经正义》 197
(七)颜师古和《匡谬正俗》 200
(八)宋代理学及其朱熹的训诂实践 201
第五章 元明时期的语言研究 206
第一节 元明时期的文字学研究 207
(一)戴侗的《六书故》 207
(二)周伯琦的《六书正讹》 210
(三)李文仲的《字鉴》 211
(四)梅膺祚的《字汇》 212
(五)张自烈的《正字通》 213
(六)赵谦的《六书本义》 215
(七)赵宦光的《说文长笺》 216
(八)黄生的《字诂》 217
第二节 元明时期的音韵学研究 219
(一)北音学研究 219
(二)等韵学研究 227
(三)古音学研究 231
(四)训诂学研究 233
(五)语法学的萌芽 240
第六章 清代的语言研究 243
第一节 文字学研究 245
(一)清代“说文学” 246
(二)清代古文字学 266
第二节 清代音韵学研究 272
(一)古音学研究 274
(二)今音学研究 296
(三)等韵学研究 300
第三节 清代训诂学研究 307
(一)词源学研究 308
(二)语义学研究 315
(三)辞书编撰 329
(四)俗语学研究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