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
  • 于栋华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53058430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中国画-绘画评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关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中国画家性格与绘画风格关系研究的发展 1

1.2 当前研究的现状 1

1.3 选题意义 7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8

1.5 论文结构 11

1.6 创新点 12

1.7 未尽事宜 14

1.8 相关说明 15

第二章 性格、风格与绘画风格的概念 16

2.1 性格的定义、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性格的意义 16

2.1.1 性格的定义 16

2.1.2 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17

2.1.3 性格的意义 18

2.2 风格的定义、风格理论的发展 19

2.2.1 风格的定义 19

2.2.2 风格理论的发展 21

2.3 绘画风格的概念 23

第三章 影响画家绘画风格的性格因素 27

3.1 人文环境因素 28

3.1.1 先秦两汉时期 28

3.1.2 魏晋南北朝 39

3.1.3 唐代 43

3.1.4 宋代 49

3.1.5 元明清 54

3.1.6 近代 58

3.1.7 当代 62

3.2 时代性格影响下的时代风格 65

3.2.1 先秦两汉时期 66

3.2.2 魏晋南北朝 69

3.2.3 隋唐五代 72

3.2.4 宋代 77

3.2.5 元明清 82

3.2.6 近现代 89

3.2.7 当代 92

3.3 地域性格影响画家的风格 97

3.3.1 地域性格的定义 97

3.3.2 地域性格影响下的画派风格 100

3.3.3 地域改变带来的风格变化 115

3.3.4 李唐的风格转变 116

3.3.5 徐悲鸿的风格转变 118

3.3.6 刘新华的思乡爱国情结 123

3.4 家庭影响画家的性格 127

3.4.1 教育的意义 127

3.4.2 家庭境况 130

3.4.3 家庭教育态度 132

3.4.4 家庭气氛 134

3.4.5 童年情结 136

3.4.6 绘画世家 140

3.5 学校教育塑造画家的性格 140

3.5.1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140

3.5.2 当代的学校教育 148

3.5.3 学校教育的利弊 148

3.6 社会活动 149

3.6.1 社会活动的意义 149

3.6.2 人生经历与绘画风格转变 149

3.6.3 陈洪绶怪诞人物造型的社会因素 150

3.6.4 跌宕人生对李孝萱画风的影响 154

3.7 绘画天赋 160

3.7.1 绘画天赋的意义 160

3.7.2 大脑中枢的审美功能 161

3.7.3 神思审美思维 163

3.7.4 审美直觉 164

3.7.5 绘画天赋与遗传 165

3.7.6 绘画天赋的差异 166

3.8 画家气质 167

3.8.1 气质的含义 167

3.8.2 气质的动力特征 167

3.8.3 气质学说的演变 167

3.8.4 气质类型及行为特征 168

3.8.5 画家气质类型与风格特征 170

3.8.6 躁狂抑郁气质的悲观世界 170

3.8.7 何家英综合气质在绘画中的体现 175

第四章 性格在绘画过程中的体现及其对绘画风格的潜在心理影响 191

4.1 审美需要是画家绘画的动机 191

4.1.1 审美需要的含义 191

4.1.2 “天生我才”的徐渭 192

4.2 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选材 194

4.2.1 审美的目的性 194

4.2.2 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195

4.2.3 谢环的选材心理 196

4.2.4 唐寅的选材心理 197

4.2.5 石涛“残花情结”的心理含义 199

4.3 酝酿感悟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思维形式 201

4.3.1 潜意识中本我的暴露 201

4.3.2 图解潜意识的运动规律 202

4.3.3 图解潜意识的斗争 203

4.3.4 图解画家潜意识的演绎发展 204

4.3.5 艺术“灵感” 205

4.3.6 从潜意识角度分析陈洪绶的《花鸟草虫图》 206

4.4 理智性格酝酿感悟的逻辑性 209

4.4.1 理性性格画家的风格特点 209

4.4.2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理性因素 210

4.5 感性性格酝酿感悟的非逻辑性 211

4.5.1 感性性格画家的风格特点 211

4.5.2 八大山人绘画中的非逻辑因素 212

4.6 绘画表现的过程中,性格影响画家的审美行为 216

4.6.1 不同性格的审美行为差异 216

4.6.2 审美动作改变时的绘画表现 217

4.6.3 以美酒作为润笔的画家 217

4.6.4 傅抱石“抱石皴”风格的动作审美 218

第五章 性格与绘画风格相囿的辨析 228

5.1 “画如其人”的推测 228

5.2 性格的外部形象——人格面具掩盖真实的性格 229

5.2.1 “人格面具” 229

5.2.2 画家“人格面具”是一种修养、学养的表现 230

5.2.3 秦桧“因人废字” 230

5.2.4 戴着“面具”的“红光亮”绘画风格 231

5.3 性格的内部形象——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显出相反的性格 232

5.3.1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塑造性格内部形象 232

5.3.2 张萱、周昉的女性化内部性格倾向 234

5.3.3 管道昇的男性化内部性格倾向 235

5.3.4 清代“常州画派”女性画家的男性内部性格倾向 236

5.3.5 古代“名妓”画家的男性内部性格倾向 238

5.4 维护身体机能恢复平衡的风格 238

5.4.1 图解“压抑性格造成的极端爆发”形成的风格 238

5.4.2 图解“紧张的机体需要休息”形成的风格 239

第六章 结论 241

参考文献 246

附录 261

致谢 26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