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藏象生理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藏象生理学
  • 孙广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536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脏腑(学科: 理论) 脏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藏象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藏象生理学的主要内容 1

第二节 中医藏象生理学的学科属性 2

第三节 藏象生理学理论体系的源流 3

一、藏象生理学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3

二、藏象生理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7

三、藏象生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8

一、整体观 13

第四节 藏象生理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13

二、恒动观 19

三、整体恒动观的哲学基础 22

第五节 藏象生理学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创新思路 23

一、继承性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本和前提 23

二、科学评价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23

三、明确继承性研究之目标 24

四、藏象生理学理论体系的创新思路 25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27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27

第二章 藏象学说 27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29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31

四、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 34

第二节 五脏生理 44

一、心 44

附:心包 66

二、肺 66

三、脾 86

四、肝 104

五、肾 125

附:命门 156

第三节 六腑生理 159

一、胆 159

二、胃 161

三、小肠 165

四、大肠 166

五、膀胱 167

六、三焦 169

第四节 奇恒之腑生理 172

一、脑 172

二、骨与髓 174

三、脉 175

四、女子胞 175

附:精室 176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生理联系 177

一、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177

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生理联系 185

三、六腑之间的生理联系 186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生理联系 187

五、脏腑之间的整体生理联系 189

第三章 气血津液精神学说 207

第一节 精血津液髓的生理 207

一、精 207

二、血 216

三、津液 228

四、髓 234

五、精血津液髓之间的关系 241

第二节 气的生理 242

一、气的基本概念 243

二、气的生成 245

三、气的运动 247

四、气的功能 251

五、气的特性 254

六、气的分类 255

七、气的专题研究 260

八、气理论的研究进展 271

第三节 神的生理 274

一、神的基本概念 274

二、神的生成 275

三、神的分类 275

四、神的重要性 279

五、神概念的研究进展 279

第四节 气血津液精神之间的生理联系 284

一、气与血的生理联系 284

三、精气神之间的生理联系 285

二、气与津液的生理联系 285

第四章 经络学说 290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论 290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290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291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303

四、经络学说的主要特点 304

五、经络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305

一、十二经脉 306

第二节 经络系统 306

二、奇经八脉 318

三、十二经别 322

四、别络 324

五、经筋 326

六、皮部 328

七、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328

第三节 经络生理 330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330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334

三、经络的现代研究 339

第五章 形体官窍学说 348

第一节 形体生理 348

一、皮肤 348

二、肉 352

三、筋 354

四、骨 355

五、脉 357

六、头面 359

七、颈项 360

八、背 361

九、胸 361

十、腹 362

十一、胁 363

十二、腰 363

十三、四肢 364

第二节 官窍生理 365

一、耳 366

二、目 370

三、鼻 376

四、口齿舌 381

五、咽喉 384

六、前阴 387

七、后阴 388

第六章 体质学说 391

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 391

一、体质的概念 391

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393

三、体质学说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397

第二节 体质生理学概要 398

一、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399

二、影响体质的因素 400

三、体质的分型 406

四、小儿体质 413

五、更年期体质 416

六、老年体质 417

七、妇女体质 419

第七章 中医藏象生理学的哲学基础 423

第一节 精气学说 424

一、精气的基本概念 425

二、精气学说的形成 427

三、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430

四、精气学说在中医藏象生理学中的应用 438

第二节 阴阳学说 447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447

二、阴阳学说的形成 449

三、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 450

四、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52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藏象生理学中的应用 462

第三节 五行学说 466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466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 467

三、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469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藏象生理学中的应用 476

第四节 中医藏象生理学的具体思维方法 479

一、中医藏象生理学的思维方法的特点 479

二、中医藏象学常用的具体思维方法 481

精品推荐